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患者服务 > 诊断 > 癌防科普 > 正文

【科普】检查报告提示HPV阳性,是宫颈癌吗?

发布日期:2018-07-0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李小姐拿着一张化验单找到医生:医生,怎么办呀!我这个HPV是阳性的!我是不是要得宫颈癌了!怎么办怎么办……


医生让情绪激动的李女士不要着急,慢慢冷静下来。


 


像李女士这样来门诊就诊的患者很多,尤其在HPV疫苗的“攻势”下,很多女性“谈HPV色变”。


 


下面小P医生就跟大家讲一讲什么是HPV,跟宫颈癌有什么关系。


HPV是什么?

 

2.HPV_副本.jpg


HPV,看起来跟HIV、HBV有点像,有的人傻傻分不清楚,嗯,反正看起来都不像是好东西。其实它全称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 HPV 病毒,这是一个大家族,族中拥有150多个兄弟姊妹。


HPV是很常见的一种病毒,是个活跃分子,有爱游走在皮肤和粘膜部位的,也有爱晃荡在口咽部位、肛门生殖道的。

 


HPV 因为致病力的大小和致癌危险性的大小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种类型。

高危型是诱发宫颈癌、外生殖器癌等的幕后黑手。以16 和 18型为首的这群恶棍就是大家讨厌的对象。

低危型会引起外生殖器、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 6 和 11 型为主要代表,但并不会导致癌变。


 

(这13个大坏蛋和5个小坏蛋都是高危恶棍,见到它们就得重视起来)



HPV跟宫颈癌有什么关系?

 

HPV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HPV感染不等于发生宫颈癌

HPV感染不等于发生宫颈癌

HPV感染不等于发生宫颈癌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

只是相关,并不是必然哦!


重点强调只有长期的、持续的、高负荷的与高危型HPV亲密接触,才会引起宫颈的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其实HPV感染很常见,据统计,80%妇女一生中至少一次HPV感染,绝大多数HPV感染都能被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自然清除。


 


一过性HPV感染仅是宫颈的“一场感冒”,不足以引起宫颈癌。只有约1%-4%的HPV感染者会逐渐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或癌变。尤其是3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清除HPV的能力很强。50%被感染者6个月内可以清除病毒,90%在2-3年内被清除。

 

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是“常见病毒感染的偶发事件”。此外,HPV感染后到发生宫颈癌需要这样几个过程:

高危HPV感染——持续感染——感染导致癌前病变——引发宫颈癌。

前后大概需要大约是 8~15 年左右。

 

 


哪些人需要做HPV检查?



 


一、30岁之前不建议常规筛查 HPV,因为在 22~28 岁期间,性活跃期存在多次重复的周期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并非前面说到的持续性感染。如果过分在意HPV与宫颈癌,并且没有掌握准确的筛查方法,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二、在30岁前,有性生活后,每 1~2 年都应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的筛查,若 TCT 结果正常,则可等待下一次筛查;每 3 年进行一次 HPV 和 TCT 的联合筛查。



三、65~70岁的妇女在近10年中连续3次或以上的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者则可停止筛查。

 


HPV阳性怎么办?


像李小姐这样检查报告提示HPV阳性怎么办呢?


 


一、如果查出了有HPV阳性(非HPV16/18),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是阴性的话,一般建议 12 个月后联合复查。


二、如果 HPV 阳性,且分型检测提示HPV16/18阳性,直接行阴道镜检查。若阴道镜检查阴性,则12月后再次联合筛查;若阴道镜阳性,则活检,根据活检再制定往后的计划。


三、如果HPV阳性且细胞学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直接行阴道镜检查。若无异常可以随访观察,约1年左右复查一次。


四、如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二级以上 /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HSIL),合并HPV高危亚型感染的话,还是尽早遵医嘱采取相关的干预手段,如高频电波环切术(也就是俗称的利普刀,LEEP 刀)或锥切等。


 



李小姐听到这里,已经大致明白了HPV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恐怖”,但是产生了新的疑问: 既然被感染了,我能不能吃药抗感染呢?而且我还是不放心,我可不可以每三个月就复查一次?


医生告诉大家:


首先,HPV病毒的清除主要靠人体“自愈”,目前还没有口服药物能对付它。在宫颈局部使用干扰素可能有一定效果。西方国家已经开发了新武器,即治疗性HPV疫苗和预防性HPV疫苗,目前的消息来看有一定效果。

然后,我们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是需要时间的,不是吹一吹病毒就跑走了,所以太频繁的HPV检查并没有意义哦。

 

希望大家听了医生的讲解以后对HPV能有新的认识,不再“谈HPV色变”。下一期熊猫医生还会给大家带来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作者:放疗中心  彭倩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