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头颈外科 科主任 李超)
五一小长假已过,由轻松的假期回归到了正常上班作息,但这个假期对于我们中国文学界来说无疑是悲痛不已。4 月 29 日7:40左右,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因舌癌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白鹿原》是陈忠实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
长安犹存白鹿原,人间再无陈忠实。
陈忠实离开了中原,回到白鹿原去了。
陈忠实因为口腔癌离开人世,关于口腔癌,您又知道多少呢?跟随小编的脚步,带您认识口腔癌。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各期平均5年生存率仅有50%左右,是头颈部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口腔(舌缘、口底、口颊及腭等区域)经久不愈的溃疡或进行性生长的新生物。
口腔癌表现为口腔经久不愈溃疡或肿块
口腔癌中最常见的是舌癌,占口腔癌发病的 1/3~1/2,一直名列前茅;男:女发病比为 2:1,但女性患者都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年龄亦趋年轻化,50~60 岁是发病高峰。
85% 的舌癌发生在舌体,70% 的舌体癌好发部位为舌中 1/3 侧缘部。
你是口腔癌高危人群吗?
1.长期嗜好烟酒的人
研究显示,吸烟与口腔癌发病显著相关,吸烟越早、烟龄越长,发病风险越高。每天吸烟 15 支 + 饮酒 2 两,口腔癌发病可高达 7.28 倍。目前吸烟是三分之一癌症发生的“罪魁祸首”。
2.长期、持续的口腔不良刺激的人
WHO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指出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嚼食槟榔与致癌之间有因果关系。嚼食槟榔、槟榔混合物,可使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进而继发口腔癌。
牙齿残根、锐利牙齿、不合适的牙托或假牙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久之可癌变。
3.牙不好,口腔卫生差的人
很多舌癌患者都有一口“坏牙”。有的牙齿已损坏,牙根或残留的牙齿裸露在口腔内,有些边缘还很锐利,反复摩擦舌头,很容易划伤粘膜上皮,经年累月下来粘膜组织容易发生癌变。
口腔卫生差,细菌霉菌滋生、繁殖形成亚硝胺及其前体,致癌。口腔炎时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敏感性增强。维生素 A 缺乏、微量元素如锌,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角化过度。
4.饮食过辣过烫的人
小编作为一个四川人,对于麻辣烫、烧烤真是又恨又爱,可是和我一样的小主们必须注意啦,吃火锅一定要吹凉了再吃,喜吃烫食不仅是造成舌癌等口腔癌的高发原因,也是食管癌危险因素。频繁地烫伤粘膜组织,会使之破溃处难以愈合。破溃处的细胞增生分裂过快,新增生的细胞癌变的几率就会加大。
什么症状表现要警惕?
1.口腔溃疡老不好的人
口腔溃疡有四大特点,即“红、黄、凹、痛”,普通的溃疡一般2周内就可自己痊愈,如果溃疡长时间不愈合,尤其超过3周,那么就得警惕癌变的可能性,应及时去头颈外科就诊,此时千万别拖啊!
2. 牙齿和舌头老打架
牙齿与舌头经常碰撞,在长期接触磨损中可能使舌头局部形成慢性病灶,成舌癌的诱因。尤其是长期抵触、磨擦或碰咬,要高度重视。
3. 吞咽困难、发音困难
这一类患者多半因为一拖再拖,舌深部肌肉受侵,部分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什么是口腔癌早晚期?
肿瘤患者的分期对肿瘤医生的诊治是极为重要的,不同的分期治疗方式、预后及疗效不同。
舌癌的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分期:
T1期肿瘤直径 ≤ 2 cm
T2期肿瘤最大直径 >2cm,≤ 4 cm,T1、T2期淋巴转移率为20%
T3期肿瘤最大直径>4 cm,且侵犯舌深部肌肉
T4期肿瘤侵犯邻近区域(穿破骨皮质,侵犯舌深部肌层或舌肌,或上颌窦,或皮肤)。T3、T4期淋巴结转移率 33%~67%,15%~20% 还可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示意图
舌癌最常见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II、III区,因此,口腔有原发灶并有此些区域淋巴结肿大,应高度怀疑。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X:无法评估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O: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6cm。
N2b:多个单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N3: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
口腔癌怎么治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指南推荐的口腔癌治疗流程
(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
总体而言,口腔癌是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中、晚期口腔癌手术治疗包括原发灶的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的清扫,术后行放疗及(或)化疗。此类患者口腔肿瘤切除后往往遗留组织缺损,需要同期进修复重建外科。
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诠释舌癌切除修复重建手术,就如同在人体上实行“拆东墙补西墙”的搬运,而我们外科医生,就如同技术含量超高的搬砖工人。这些"搬运工人"多分为两组,一组实施肿瘤切除术(拆东墙),另一组则行自体皮瓣制备及修复术(补西墙),两组同时进行手术。将缺损的组织重建。
肿瘤扩大切除后舌缺损 舌体修复后形态如初
目前,前臂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这两种皮瓣在头颈修复中应用较广,但各有各的优劣,我科近期也开展上臂游离皮瓣及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等多种修复方式,满足不同类型缺损修复需求,以期最大限度减少继发损伤,总皮瓣移植成功率可高达到98%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科修复重建技术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经过修复重建后的口腔不仅形态恢复美观还能够最大限度接近和恢复口腔咀嚼、发音和吞咽等生理功能。
图1: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修复后
图2: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ALT)修复后
图3:上臂外侧穿支游离皮瓣(LUAP )修复后
最后,小编也借用《白鹿原》里的一句话:“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哀悼陈先生,愿一路走好!
李超 科主任/博士/硕导 头颈外科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