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焦肿瘤防治 擘画学科蓝图——四川省肿瘤医院2025学科发展大会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2025-05-07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2025年4月27日上午,四川省肿瘤医院2025学科发展大会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天府院区)科研楼2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詹启敏院士、浙江省人民医院葛明华院长以及来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大会由廖洪副院长主持,首先由林桐榆院长致开幕辞,他对莅临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医教研防管协同发展,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职工满意度全方位提升,医院也在国考中取得好成绩。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启幕的关键节点,他诚恳期待各位专家能传经送宝,为川肿的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紧接着进行了四川省肿瘤医院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的合作签约仪式。

接下来是专题报告环节,首先由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詹启敏院士作“科技创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

他提出应对疾病高发、老龄化及创新力不足挑战,锚定临床需求;聚焦早诊早治/慢病管理,推进多学科交叉、多药联合及精准治疗技术;以科研突破驱动发展,融合大数据与AI深化临床基础研究;构建"临床-科研"协同体系突破医院能力边界;强化人才培育与人文关怀,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冯梅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路顺教授、赵宇倩教授对此讲题进行了提问。本环节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的主持下进行。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教授以“学科无大小 奋斗兼可为”为题系统介绍了该院在甲状腺癌诊疗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学科建设经验:创建国内首个甲状腺癌数智质控平台及微小癌热消融多中心研究;研发CLDN16/BRAF分子分型诊断模型及"无充气腋窝腔镜术"新术式;牵头制定国家级诊疗指南与行业标准;建立国际标准生物样本库及斑马鱼PDX药物筛选平台;强调“技术为本、科研为魂、教育为根”发展理念,通过MDT协作与人才建设实现临床科研双突破。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李金贵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李超教授对此讲题进行了提问。本环节在澳门科技大学朱依谆教授的主持下进行。

随后,廖洪副院长主持了接下来的专科建设汇报环节,我院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放射治疗科、普通外科)和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科室(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分别登场进行报告。

姚文秀主任汇报了肿瘤科建设情况:聚焦淋巴瘤、胸腹肿瘤,创新应用CAR-T、难治性疼痛PCA技术,参与国家级指南制定;计划扩增服务规模,深化细胞治疗技术,突破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高水平论文;强化人才梯队与多学科协作,提升诊疗精准性;以创新驱动学科建设,构建优质肿瘤防治体系,赋能全周期患者服务。

张石川主任汇报了放射治疗科建设进展:成果涵盖国际一流放疗设备、空间分割/闪光放疗技术突破、高水平研究及专利转化;规划聚焦质子中心建设、亚专科优化、多学科整合与国际合作布局;对标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标准,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彰显精准放疗领域技术引领力与高质量发展目标。

李超副院长系统介绍了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及普通外科这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成果:包括学科规模、手术量提升,牵头制定指南数量、获国家级立项科研课题数量均获大幅增加;头颈MDT平台、精准放疗、外科技术创新三大核心得到突破;取得的科研成果显著增加,专科影响力辐射全国;未来将深化技术转化、国际多中心研究及高端设备应用,强化人才培育,对标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标准。

韩泳涛主任代表胸外科作汇报:2024年手术量近6000台(微创率>98%),牵头国自然及国家级课题,制定临床指南并发表论文数百篇;构建胸部肿瘤多模态诊断、精准微创及个体化治疗体系;未来重点攻关食管癌“中国方案”,建设智慧医疗大数据中心及外科培训基地;以“技术+科研”双轮驱动,打造国家级示范平台,支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杨忠明主任代表中西医结合科作汇报:获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和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后,年门诊量持续上升,牵头国家级课题并引入青年博士团队;建成中医/针灸/推拿等二级学科体系,融入癌种MDT及专科联盟;规划聚焦国家重大项目、优势病种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创新;在探索构建“专科与多学科并进,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并重”的诊疗新模式上卓有成效。

在场的嘉宾也对我院的临床重点专科和培育科室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在肯定各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与国内一流专科的存在差距。点评嘉宾主要围绕临床新技术开展、人才引进与培养、聚焦优势单癌种差异化发展、加强临床实践与转化研究、依托质子治疗中心扩大放疗专科优势、借力“旗舰”医院建设、对标国家级平台争取科技战略资源、整合全院数据库、专病库及实验室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邓萱处长点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于振涛教授点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点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点评

天津市肿瘤医院袁智勇教授点评

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点评

澳门科技大学朱依谆教授点评

北京协和医学院余佳教授点评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郭应坤教授点评

最后,由林桐榆院长代表医院进行大会总结,他再次感谢点评嘉宾专家给出的真知灼见!医院将认真梳理各位专家的点评意见,进一步抓实抓牢学科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