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三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盛大开幕

发布日期:2019-11-04   作者:    来源:放疗中心 阴骏 张啸龙     浏览量:

         

        112日上午第三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在天府之都成都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四川省抗癌协会、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共同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承办,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四川省放射治疗控制中心、《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共同协办。赫捷、于金明、张志愿、张兴栋四位院士作大会名誉主席,郎锦义教授任本次大会主席,徐惠绵、林桐榆、朱军、卢冰、王小虎、石梅、吴永忠、李文辉、王向东、宋彬、周涛任大会共同主席。

1572829278(1).png

1572829290(1).png


       在本届大会为期3天的日程中,大会以“协同创新、共享健康”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23个分会场,围绕肿瘤外科、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内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胃肠道肿瘤、肿瘤诊断、肿瘤免疫、肿瘤护理、临床基因学等重大专题开展32场次学术会议,吸引了2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区的代表参会。


       大会开幕式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冯梅主持。四川省卫健委主任何延政,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靳敏,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理事长李光明教授,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ž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锦义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大会主席锦义教授致辞中强调:天府肿瘤国际论坛到今年已经举办三届,作为肿瘤学国际性学术大会,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的原则,为来自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学术平台,展示学术成果、拓展学术思想,共同展望肿瘤治疗的美好明天。

1572829303(1).png

1572829315(1).png

1572829328(1).png


       上午的主会场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作为第一个讲者,首先为大家带来中国淋巴瘤发病与生存和新药试验现状的学术报告。中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淋巴瘤治疗水平尚低,5年生存率急待提高。如何准确诊断和分层治疗,如何规范治疗和正确使用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淋巴瘤国产新药的研发给我国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朱军教授同时提到放射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提到淋巴瘤治疗中要做的加法和减法,加入淋巴瘤免疫靶向治疗也带来更多治愈的希望。这些新的治疗手段就包括以淋巴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为治疗靶点,以细胞内信号调节通路和微环境为治疗靶点,以体内调控免疫效应细胞为治疗途径,Car-T细胞治疗等。

 1572829341(1).png


       来自美国Monmouth Medical Center的首席物理师Jack Yang教授为大家带来美国质子治疗的开展情况。他从质子治疗的物理学特点、发展历史、治疗规范和适应症各个方面展开,阐述了目前美国质子治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及对中国开展质子治疗的建议。Yang教授还重点强调了质子治疗的疗效获得必须要以精准的图像引导为前提,并分析说将来紧凑型的质子中心可能会成为趋势。

1572829351(1).png

       第三位讲者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影像中心宋彬教授,他带来题目“放射影像设备与数据挖掘-技术前沿与创新应用”。报告中指出:放射科的影像链和信息流的建立,为大数据的挖掘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影像设备的发展为肿瘤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的机遇。影像云技术既可以满足现有PACS存储数据的目的,同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个体化治疗决策。影像数据的深度挖掘促进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拓展了影像医学的广度和深度。

1572829363(1).png


       上半场最后一名讲者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他为大家带来“从生物智能看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讲座,并以听古典音乐和打电竞游戏与脑功能发展和提高智力的关系展开,讲述了AI发展获得的新成就,从AlphaGo Zero(深度学习)开始带来了人工智能的浪潮,近几年方兴未艾,但AI受噪音的影响和局限性逐渐被放大,所以人工智能仍然有出错的概率,我们需要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和判断力,将来如何更好的开发和运用AI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命题。

1572829387.png


       上午主会场第二节第一场学术报告由四川省肿瘤医院锦义教授带来“鼻咽癌临床思考与展望”,锦义教授把鼻炎的诊治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梳理和占位。从最临床中最常用的鼻咽癌分期展开,提出鼻咽癌分期的短板和不足,形象提出鼻咽癌分期应该为肿瘤进行“精准画像”同时提出鼻咽癌的靶区勾画是实现精准放疗的第一步。多模态的影像整合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促进生物靶区的精准性。锦义教授提到目前鼻咽癌的疗效已达瓶颈期,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学和生物及物理原理进行了阐述,告诉我们怎么在治疗中进行取舍。他还提到,基于基因组的剂量学研究还有很大空间,鼻咽癌靶区的机器学习与智能识别也可以解放医生大量的时间。未来鼻咽癌的综合治疗如何优化结合和更加合理的应用,需要大数据和现实世界的真实数据支撑,为鼻咽癌未来精来机遇。

1572829398(1).png


       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年青教授从临床及基础科研成果等方面阐述了“络氨酸磷酸酶与继发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年青教授首先介绍依托泊苷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同时从疾病通路和蛋白结构的特点分析,认为依托泊苷醌可能作用于PTPN2蛋白的C216G结合位点,抑制PTPN2蛋白活性,同时导致抑癌基因的功能失效,从而导致继发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从细胞学及动物学实验中均找到了其发生发展机制,从而提出了对依托泊苷药物设计优化的新设想。

1572829409(1).png


       接下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学专家李甘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新进展”的报告。李教授提出,更加精准和精细的病理学诊断将为淋巴瘤的分层和治疗带来更强有力的支撑。2016年WHO新的病理学分类也引入了更多的弥漫大B淋巴瘤基因亚型分类,基因基因型的治疗已经成为多种肿瘤治疗的必须手段,对于指导临床设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佐证。最后他还介绍了目前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进展。

1572829420(1).png


       来自甘肃省肿瘤医院的王小虎教授,为大家分享了重离子治疗的进展。王教授重点介绍了重离子治疗肿瘤的物理学优势和重离子束生物学优势。重离子可以导致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率达70%,高于光子照射。报告中还介绍了全球重离子治疗开展的现状、重离子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头颈部不敏感肿瘤、颅底脊索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等的治疗疗效,并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离子治疗系统开展的临床研究和结果已经显示出中国国产的碳离子治疗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572829431(1).png

       来自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学医院的肿瘤学专家CIRO ISIDORO带来“Inflammatory cytokines promote cancer invasion via dysregulation of glucose metabolism and of autophagy”。他从细胞生物学水平阐述了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谈到了炎性因子导致葡萄糖代谢和自噬效应失调,从而促进癌症的进展。他们团队的基础研究成果再次强调了肿瘤微环境的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炎症环境中的IL-6等炎症因子导致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迁移等表观遗传学上的变化,最终导致肿瘤发生发展。

1572829442(1).png


       最后一位讲者来自罗氏中国医疗的Joyce Li女士,她从当下国内国际医疗现状和水平出发,探讨了“以价值为导向的个体化医疗探索之路”。她在汇报中提到,如今各国各地区都面临非常大的来自卫生健康系统的压力,其中就包括来自医疗保险和医疗效率、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成为目前医疗社会效益重要的评价指标。面临如此多的病种和治疗方法,如何将纷杂的信息进行处理,给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个有效评价的思路。

1572829460(1).png


       主会场座无虚席,与会代表热情高涨,学术交流精彩纷呈掌声不断。大会就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和前沿进行了深入交流,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友谊,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国际肿瘤学盛会。


1572829471(1).png

1572829482(1).png

 

放疗中心  阴骏  张啸龙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