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三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暨中国西部地区妇科肿瘤放射治疗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19-11-04   作者:    来源:腹盆放疗病区     浏览量: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的专业发展,加强学术交流。2019第三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的分论坛“2019第三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暨中国西部地区妇科肿瘤放射治疗高峰论坛”于11月1日在成都隆重召开。

       本次分论坛大会主席为我院放疗中心腹部肿瘤放疗科主任王捷。会议围绕“挑战未来,共享健康”这一主题,邀请国内著名妇科肿瘤专家分别就精准医疗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等重大专题作前沿学术交流,探讨妇科肿瘤治疗的未来方向。与会同行进行晚期宫颈癌及复发宫颈癌病例分享,共同探讨妇科肿瘤疑难病症的治疗与展望。

微信图片_20191104102253.jpg

       首先,北京协和医院张福泉教授分享了《妇科肿瘤治疗进展》。 内容如下: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放疗研究增多,质量提高,已在国际发声;特别注重临床随机性研究;注重放疗与其他治疗的结合;注重多模态影像与放疗的研究;注重功能的保留和恢复;分子水平,人工智能研究在继续。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程光惠教授分享了《宫颈癌4D近距离放射治疗规范》,其中讲解了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重要性;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不可替代性;宫颈癌4D近距离治疗规范的适用范围。

       我院腹盆放疗病区主任谭燕分享了《复发宫颈癌的治疗》。谭燕主任从复发宫颈癌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复发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重视个体化的差异,分享了我科不同复发患者成功治疗的病例,提出宫颈癌复发的治疗MDT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分享了《宫颈癌感染及免疫》,阐述了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高的现状;强调了宫颈癌疫苗使用的重要性,对于已感染或者产生宫颈病变的患者,对其进行相关免疫治疗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HPV E6/E7是宫颈癌免疫治疗的核心。

       贵州省肿瘤医院李凤虎主任分享了《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目前宫颈癌治疗方案为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于新辅助化疗的意义文献报道不一,但近年来关于新辅助化疗的文献逐渐增多,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尤其对于分期晚、肿块大的患者能否获益,需要前瞻性研究证实;李凤虎主任科室的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大肿块、分期晚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能带来获益。

       广西医科大附属医院宋红林博士分享了《放疗在宫内膜癌的应用》。报告中提到,激素治疗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持续应用1年以上,能够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减少复发,增加患者总生存率。术后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我院的王先良博士分享了《后装治疗流程的质量控制》,谈到目前我国的后装治疗质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缺少严格的质控措施就无法保证患者得到精准放射治疗,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放射治疗事故。后装治疗流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了解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来源,以及如何减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提高精准后装治疗的先决条件,最终将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最后进行了两个病例讨论,我院漆云翔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宫旁浸润患者如何分期及后续如何治疗。来自全国的专家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及发言,建议患者进行PET-CI检查,这项检查是患者生命延续的关键;其次,要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并指出医生不能忽视自身对患者的影响力。总之,影像资料是决定患者治疗方案的关键,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腹盆放疗病区彭倩医师进行了宫颈癌二次复发患者进一步治疗的病例分享,各位教授指出无论哪种治疗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关键。

        本次大会进行了四个多小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妇科肿瘤目前治疗的肯定与前景展望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发言。诸位大咖多学科思维碰撞,生多个科研idea,为下一次的再会提供更多的思路。大会主席王捷对各位讲者及听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作者:腹盆放疗病区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