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第三次阶段性工作推进会及授牌仪式”在四川省肿瘤医院举办。项目联合牵头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北京全域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26家项目参与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图:项目牵头人、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郎锦义发言
项目牵头人、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郎锦义陈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YFC0113100)的研究意义,他说到,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5G的到来,科技为医疗行业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的建立就是想通过产学研医协同合作,开发出一种更适合我国肿瘤放疗行业发展的平台和服务模式,通过建立放疗大数据库,让更多医疗单位在这个平台中共享数据,为今后的行业发展及科学研究做准备。
会上,四川省肿瘤医院医学装备部部长兼放疗中心副主任王培代表项目组感谢各级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共同加速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中。

图:项目联络人、全域医疗集团技术支持部总经理朱晓华做项目汇报
项目联络人、全域医疗技术支持部总经理朱晓华总结了项目中期进展及各子课题任务完成情况,详细介绍了项目阶段性成果及放疗新型服务模式。项目共涉及5个子课题,目前已完成整体计划进度的75%。精准云放疗系统已覆盖全国580家放疗单位,平台培训课程767节,质量控制课程95节、会议学术报告62节,累计观看数十万人次。在该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下,多个省(区市)已开展起常态化远程放疗协作,四川、重庆已形成规模且在不断扩大,精准云放疗会诊中心建设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关注。
“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之一,目前已有62家基层放疗单位参与到项目中。项目利用云计算、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语义/语音)、人机交互技术、智能学习分析、互联互通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智能挖掘、识别、提取、分析和应用放疗大数据,通过技术研发、落地应用、数据挖掘、产品优化、临床应用最终形成肿瘤放疗智能数据库,为临床医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升各级医疗单位的放疗技术水平。

图:与会人员合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产学研医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未来将会有更多科研成果和新型技术为肿瘤放疗服务,提升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加速放疗行业发展,推进我国放疗水平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