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你先休息一下吧,喝喝水,我去给你烧几个洋芋。”一位彝族老人淳厚的声音传向烈日下正忙碌的驻村第一书记张旭东耳里。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叫吉么日初,张旭东刚为他进行了健康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当他得知张书记从上午九点一直忙到下午两点,量血压、测血糖,顾不上喝一口水,来不及吃一口饭,皮肤被炙热的太阳烤得发红时,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
“咔莎莎(谢谢),不用了,乡亲们还陆续地来着,不能让他们等着,大伙农活都很忙,不能耽误他们的时间。”张旭东一边忙着写贫困户健康档案资料,一边微笑着对吉么日初老人说。
他毅然报名参见驻村帮扶 短短20天便完成脱贫计划
张旭东,是四川省肿瘤医院的一名年轻干部。2015年12月,被选派到凉山州普格县五道箐乡采洛洛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在组织上选派前,当得知省卫生计生委要在他们医院选派一名年轻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驻村帮扶时,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加驻村帮扶。起初家里人不理解,担心民族地区地处偏远,语言又不通,条件又艰苦,而且女儿才出生8个月,正是需要父爱的时候,父亲却不在身边。然而张旭东是一名执着的年轻干部。
“我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又是一名医生,现在正是党和贫困群众非常需要我的时候,为了贫困群众早日拜托贫困,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我一定要参加这次干部驻村帮扶,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张旭东耐心疏导家人,他别是他的那份执着和决心,感动了妻子和父母,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毅然走上了干部驻村帮扶之路。
采洛洛博村是纯彝族村,位于螺髻山东麓,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属典型高二半山区,气候较寒冷干燥。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251户12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35人,贫困发生率为18.5﹪。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畜牧产品有商品小猪、羊、牛、鸡等。全村贫困呈现四大特点:生活环境差、文化程度低,缺劳动技能、增收产业少。按照普格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采洛洛博村于2017年实现退出贫困村的目标。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制定好帮扶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基础,张旭东深知其重要性。他到村后,紧扣脱贫目标,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带领村组干部坚持每天走访贫困户,调查村上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因为刚下完一场大雪,气温已降职零下4度,村道上铺满了白皑皑的积雪,这对于初来乍到张旭东,无疑给调查摸底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张书记,等天气好些再进村吧,别冻坏了身子。”村支部书记达吉日拉担心他刚来不适应这里的气候,让他暂缓一缓工作。
“脱贫攻坚时间不等人,争取时间就是争取胜利,不用太担心我,调查摸底和脱贫规划必须尽快完成。”张旭东一边看看已经湿透的双鞋,一边坚决地说道:“走吧,下一户”。
他带领村组干部冒着寒冷的天气,坚持白天逐户走访,摸清底数,分析致贫原因;晚上挑灯夜战,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结合贫困户发展意愿,因人因户实施政策,精准制定脱贫规划。按照“精准到户到人和规划到村、帮扶到户”的要求,通过短短20天的努力,便完成了调研报告、村级脱贫规划和55户贫困户脱贫规划。村级脱贫规划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内容。
在这二十天的走访中,他还挤出时间给村里患病的村民进行病情咨询,给予治疗指导。很快,村里人都知道从成都来了位医生当第一书记,“张书记”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 在凉山州率先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堡垒左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走出“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产业发展路子,是张旭东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抓手。
采洛洛博村一直以来没有集体产业,集体经济处于空白,如何发展可持续的集体经济,是张旭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面临的第一达难题。
通过前一阶段的调研,他心里很明白,村里人光靠种马铃薯和玉米脱不了贫,光靠零星的养殖也富不起来。他在调研中了解到,村里养殖的羊子品种质量较好,但是由于缺乏规模化养殖,加上市场化程度低,极大限制了发展。为此,他积极开动脑经,寻求对策,首先想到了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在村里进行规模化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载体,并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拓展渠道。”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召集村两委干部、养殖大户和党员同志,一起商量筹备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到大家的赞同和支持。
为确保申报成功,他带头学习国家有关合作社的文件和资料,亲自准备和撰写合作社的申报资料,并组织座谈和动员宣传,说服养殖大户出技术、出经验、出养殖资源,动员有文化有进取心的青年农户出主意和能力,借鉴外面发展经验,推广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2015年底,合作社由采洛洛博村和洛果村的养殖户资源投入羊和现金的形式,组成了合作社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并于2016年3月,与同乡的洛果村一起,率先在凉山州成立并注册了普格县建辉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形成了“支部+贫困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周转金入股合作社,保本分红,引导贫困户充分利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同时聘用贫困户入社务工获得工资。合作社年终效益分配按10﹪作为村集体经济,50﹪为贫困户按股分红,户均年增收2000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
张旭东通过与州、县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各方项目支持,为采洛洛博村新建羊圈17座,并引导合作社建成凉山半细毛羊养殖基地,养殖凉山半细毛羊能繁殖230只。为促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他争取项目为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养殖,引入无角半细毛羊种羊2只、美姑多胎山羊30只,种羊5只。为促进贫困户自力更生,发挥贫困群众在在脱贫中的积极性,他带领合作社积极推广家庭养殖,采用“五统一、兩自主”即“统一购买良种、统一饲料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控、统一圈舍消毒,农户自主饲养、自主销售”的模式,为每户贫困户循环投入30只优质鸡苗发展家庭养殖,实现短、平、快致富。
他还组织村里的党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分担合作社的日常事务,多次邀请国家级、省级研制专家现场授课示范。还多次到凉山州畜牧局上门邀请专家到村上为沙马阿约等村民家的病羊治疗,让这些村民非常感激。村民开玩笑说:“自从有了合作社,张书记都从“人医”变成“羊医”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张旭东满带欣慰,因为合作社已成功申报凉山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州级示范社,辛勤付出终于见到了成效。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他引进龙头企业建成60亩有机蔬菜大棚基地,形成了“支部+平困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已成功种植西兰花、菠菜、豌豆、羊肚菌等品种。贫困户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和土地入股,效益按照“1+6+3”的比例分成,即支部分1成作为村集体经济,建卡贫困户分6成,公司分3成,每户每年入股份不低于3000元。这样的模式,既让建卡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有培育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借助了公司的力量,实现了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同时,公司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优先聘用建卡贫困户入棚务工,解决大棚生产所需劳力,有效实现了就地就业务工。
把贫困户的事当自己的事 尽心尽力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贫困群众的事无小事。贫困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多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帮扶中,张旭东不仅是这样认识的,更是这样践行的。
在张旭东的民情日记本和民生台帐中,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贫困户的点点滴滴,如家里有多少人,有多少田土,是否有人患病,子女就学情况,家里人务工情况,发展需求及家庭困难等等,他始终把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尽心尽力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贫困户吉波日哈家想修建鱼塘,发展渔业养殖。他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从行业部门帮他们争取来项目资金,并发动村组干部和村民帮他修建,目前已建成一亩的鱼塘,养殖草鱼800余尾,每年增收5000元。贫困户吉布此和家养的鸡患病全部死亡了。他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活补贴购买了鸡苗和鸡舍送了过去。阿热友合家入户道路未硬化。他及时从县上争取来项目资金帮助他家硬化入户道路。他还积极为吉木瓦吉惹的儿子办理助学申请,为沙马阿约办理小额贷款发展养殖业,为吉么色初家身患残疾的的儿子联系社会援助,为14户贫困户落实安全住房修剪改造项目。他主动与县交通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硬化村组道路1.5公里;争取县财政项目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动院坝,村里有了自己的农家书屋;省级“四好示范村”的创建,亦按照他会同乡党委政府共同制定的实施方案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包括人行道及管网改造、住房功能提升及景观绿化建设。他还积极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优势,在采洛洛博村展开了“健康中国行”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传;与乡卫生院医务人员一道,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
在为村里和贫困户群众办实事中,张旭东不仅自己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还积极向派出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寻求帮助,协调医院为村委会购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办公设施设备,为贫困户送去价值3万余员的过冬棉服棉被和价值1万余元药品,为乡中心校送去一批体育器材。为促进产业发展,协调医院向合作社捐助资金10万元,修建集中羊圈,扩大养殖规模。协调医院出资开展标准化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改建,配合医院组织开展“姐妹情,凉山行”妇女“两癌”筛查公益义诊活动,免费为五道箐乡三个村231名彝族妇女提供了一系列最新技术的乳腺和子宫颈检查项目,每位妇女检查项目价值700余元。省肿瘤医院被省卫生计生委评为2016年驻村帮扶工作优秀单位。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张旭东在驻村一年多时间里,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丝怨言,舍小家,顾大家。他情系贫困村,心系贫困户,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真情、真心和激情奉献自己的青春,追逐着理想,诠释了一名驻村干部的为民情怀。
张旭东是一位敢担当、能干事、负责任、重实干的好书记,工作抓得非常紧。一年多来,采洛洛博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他辛勤努力和超常付出分不开。张旭东的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乡上领导、村组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在普格县2016年驻村第一书记考核中,他被评委“优秀第一书记”。
“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为确保采洛洛博村2017年底如期实现脱贫,他对照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标准,制订了详细的第一书记2017年帮扶工作计划,目前正有序有力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