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导读】
我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往来和友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30年前,我院建院之初,放射肿瘤学科的创业时期,放射治疗人才匮乏、学科力量薄弱,学科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受我院首任院长、放射肿瘤科筹备组组长王静波教授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席专家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扬宗贻教授、胡逸民教授等不辞辛劳,来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呕心沥血的为我院培养放射肿瘤人才,我院现任院长郎锦义教授、放疗中心文浩教授、王冀川教授、王建教授、吉林教授等曾先后受到几位放射肿瘤学专家的教诲。之后的三十年中,几位专家也曾多次来院指导工作,对我院放疗科的发展出谋划策。
2017年11月4日,风和日暖、气候宜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迎来了两位特别重要的客人,他们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首席专家、中国放射治疗学的学术泰斗余子豪教授(医科院肿瘤医院前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前主委)、徐国镇教授(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前任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刘罡教授代表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郎锦义教授对两位恩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放疗中心文浩教授、王冀川教授、张声江副主任技师、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全程陪同参观。

(刘罡副院长(左1)带领王冀川教授(右1)、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左2)陪同余子豪教授(左3)和徐国镇教授(左4)参观放疗中心文化墙)
余子豪教授和徐国镇教授一行首先来到了我院放疗中心文化墙,王冀川教授向两位专家分别介绍了文化墙上展示的放疗中心历任主任、专家,余子豪教授和徐国镇教授饶有兴致的谈起与王静波老院长、席宁教授相处的时光,30年前两位教授来我院指导帮扶的场景历历在目。

(王冀川教授(左2)、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左3)向余子豪教授(左1)和徐国镇教授(左4)介绍我院放射治疗开展情况和技术设备)
余子豪教授和徐国镇教授一行人走进干净整洁的治疗机房,王冀川教授和文浩教授向两位教授详细介绍了我院放射治疗开展情况和收治病人情况。两位教授了解到,放疗中心在学科带头人郎锦义教授的带领下,放射治疗软件和硬件设施、人才和科研水平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TOMO放疗、术中放疗等设备的引进,更是填补了西部地区放射治疗的技术和设备的缺口。余老和徐老对我院放疗中心机器设备的多样性、设备配置的系统性和超前性给予很高的评价,对放疗中心30年艰苦奋斗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的赞赏和肯定。随后,刘罡副院长还带领两位专家特地参观了我院新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楼的重症监护室和住院病房,对我院设立的乳腺术后康复病房、重症监护的分区管理和员工咖啡厅等赞赏有加,当谈到我院即将筹建的天府新院区和质子治疗中心时,两位专家对30年来我院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发展愿景表示由衷的高兴和欣慰。最后,余子豪教授和徐国镇教授与陪同参加的副院长刘罡教授、放疗中心文浩教授、王冀川教授、张声江副主任技师、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在医院门诊大楼前合影留念。

(刘罡副院长(左1)和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右1)陪同余子豪教授(左2)、徐国镇教授(右2)参观我院新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楼)

(徐国镇教授(左2)、余子豪教授(左3)与王冀川教授(左1)、文浩教授(右1)、张声江副主任技师(右2)畅谈我院发展)

(文浩教授向徐国镇教授、余子豪教授介绍我院外科大楼情况)

(左起分别为:刘罡副院长、文浩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王冀川教授、王奇峰副主任医师、张声江副主任技师)

(刘罡副院长(左1)与徐国镇教授(左2)深情握手)
30年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席专家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扬宗贻教授、胡逸民教授等先后来我院指导和培养放射肿瘤人才;30年后的今天, 79岁的余子豪、徐国镇两位老专家重返故地,来到他们曾经播种希望的土地,薪火传承、初心不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后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所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欲知大道,史可为鉴”,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我们这个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枝繁叶茂的动力源泉。白衣人的初心,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气概;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为渴望健康的病患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在全面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今天,我们有幸的邀请到两位曾经指导和帮助我院创业发展的专家、恩师来我院做客、指导,听听他们讲讲我院艰苦创业的历史与传承,尊师重教、师恩难忘。铭记两位教授30年前传道授业的恩师情,铭记梦想开始的地方。我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岁月长青,友谊常存。
作者:放疗中心 黄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