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诊经过
日前,我院头颈外科中心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来自江苏的口腔癌患者,特殊之处就在于这位患者病情十分复杂。
经过我院医生诊断,考虑为:晚期右下牙龈、口底癌伴下颌骨破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同时患者右侧口咽红斑、左侧口颊粘膜广泛严重的白斑(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口腔粘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
这位“特殊的”病人辗转省、内外多家医疗结构诊治后,慕名来到我院。经过我院头颈肿瘤多学科团队(MDT)的集体讨论研究后认为:晚期口腔癌采取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及一期修复重建+放(化)疗的综合序列治疗,治疗需要兼顾患者的疗效及口腔功能。
但是,这位患者病变已至晚期范围广泛、分散涉及多个解剖功能亚区。根治性外科既涉及下颌骨硬组织的重建,又涉及右牙龈、口底、口咽及左侧口颊软组织的缺损修复,这些给肿瘤修复重建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修复重建策略和过硬的显微外科技术可能导致肿瘤无法扩大根治性切除,并且手术会遗留严重的口腔形态及功能缺损,显著影响患者的咀嚼、开口、发音等生存质量。

(术前病变:双颊部广泛粘膜病损、右侧晚期牙龈癌颌骨破坏及口咽粘膜红斑,根治性外科遗留复杂硬软组织复合缺损)
2,诊疗设计与虚拟外科
经过我院头颈外科中心李超主任及其团队的精心设计下,给患者定制了一套个体化的外科治疗策略。由于手术涉及多个解剖部位、硬软组织不同类型的复合组织缺损,单一常规的修复手术难以满足修复需求。因此,手术设计了两个游离皮瓣(游离组织瓣是指切取身体远端组织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微小血管吻合修复组织缺损的高难度整复重建技术),一个血管化的游离髂骨肌复合式皮瓣修复牙龈、口底软组织及缺损下颌骨。同时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左侧口颊部的巨大软组织缺损。为了达到精准个性化的修复效果 “四川省头颈肿瘤防治创新团队” 术前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设计/辅助(CAD/CAM)结合3D打印技术对下颌骨缺损进行精准化定位、虚拟外科。
3, 计算机设计及辅助(CAD/CAM)及3D打印技术,双游离皮瓣制备

术前应用先进的数字化外科(计算机设计及辅助CAD/CAM)及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设计及虚拟外科
( Computer aided design\)

修复口颊缺损的游离前臂皮瓣制备示意图
( Forearm free skin flaps )

修复口底、牙龈、口咽及下颌骨缺损的游离髂骨肌皮瓣制备示意图
(Vascularized free osseomyocutaneous iliac flap)
4,护理、麻醉与外科多学科团队配合
为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分为三组人员同时进行,三组医师、三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共11人同时进行这台高难度“根治与一期修复重建手术”。一组医师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及双颈部淋巴结清扫,一组医师行游离髂骨皮瓣的制备,一组医师行游离前臂皮瓣的制备,三组人员有条不紊的同时进行(同一时间参与手术、麻醉、护理人员共达11位之多),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将制备的髂骨肌皮瓣以及前臂皮瓣进行4根微小血管(血管直径1-3mm)的显微吻合。在多年的外科、手术室及麻醉的娴熟合作基础之上这台4个切口、疑难手术耗时9小时顺利完成,根治肿瘤的同时,一期修复了患者的下颌骨、口颊、口咽及牙龈等硬软组织复合缺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1位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历时9小时分为3组同时进行这台高难度手术
(一组切除肿瘤、一组制备游离前臂皮瓣、一组制备游离髂骨肌皮瓣)
重点学科名片——头颈外科中心

头颈外科中心2002年被四川省卫计委评为省级医学甲级重点学科。作为我院全省的特色优势学科,在甲状腺癌分层个体化治疗、口腔癌、喉癌等根治性外科,及一期功能重建、晚期、疑难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2010年起草参编国内首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常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2人,博士学位9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7人。
2016年中心完成住院病人手术近4000台次,其中3、4级疑难危重手术比重超过80%。住院病人的人均手术台次为277台,人均手术量位居全国相同医疗机构前列。科研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同时荣获省优秀青年基金及成都市优秀人才培育项目各一项。2016年度发表专业核心论文32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口腔癌研究被国际知名肿瘤期刊CANCER RES(IF=8.556)接受发表;
目前头颈外科中心有三个临床病区(头颈外科一病区、头颈外科二病区、头颈外科三病区(神经颅脑病区)),拥有192张编制床位,设立“外科中心头颈外科研究室”1个;学科已开展了从颅脑、颅底至上纵膈范围内各种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形态及功能一期修复重建外科治疗,在努力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四川省内率先对中晚期及疑难头颈肿瘤患者开展于放疗中心、肿瘤内科等相关专业紧密配合进行“肿瘤多学科协作组诊疗模式”(MDT)查房,从五官、颌面、神经外科的外科技术整合,形成我国先进的以“整合医学”为特色。
作者:头颈外科中心 蔡永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