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院报5期2版:一流B超技术为患者准确诊断

发布日期:2004-09-02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患者准确诊断,让患者放心、满意,是我院B超室医务人员不懈的追求目标。B超室是一个努力追求卓越的集体,他们凭借雄厚的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结合肿瘤专科医院的特点,对外院未能做出诊断的疑难病例不断摸索和总结,检查阳性率高。在一些权威结论面前不盲从,以科学为准绳力排误诊,不仅让患者感激不尽,也让同行折服和肃然起敬。
     患者傅某是一位从医三十多年的精神科专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结肠癌后作了根治术,一个月后经某医院CT腹部检查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顿时傅某全家被失望、恐慌的情绪笼罩,先后找的几家大医院知名专家均根据CT片及B超报告认定了某医院“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并建议尽快再次手术治疗。于是,傅某住进了我院介入病区,准备接受介入手术治疗。
    万幸的是在手术前的常规彩超检查时,B超室伍海翔主任对原诊断产生了怀疑。他告诉病人:“要否定同行的诊断很不容易,必须谨慎。我需要仔细检查,你一定要合作。”他翻来覆去,认真、仔细的进行了多方位排查。半小时后,他做出了“多发性肝囊肿”的肯定性超声诊断报告。当时傅某全家喜极而泣,衷心感谢伍主任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慎重,傅某遵医嘱去华西医院作了磁共振检查,华西磁共振两位专家,会诊近两个小时后认定四川省肿瘤医院B超诊断正确,原来CT及B超诊断均为误诊。
    作为医生的傅某,深知正确诊断的意义,对伍主任充满感激之情的说:“你真是一位心慈术精的好医生。四川省肿瘤医院有像你这样的好医生把关,我们肿瘤病人放心。” 全家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送来了“妙手回春,技盖华佗”的锦旗。
患者冯某, 因先天性肝胆管囊肿,近几年在重庆大医院多次手术切除又复发。几家医院均认为不宜再手术切除,有的医院建议做肝移植手术,病人对治疗几乎失去信心。带着一线希望,患者来到我院求治。彩超检查于肝内见一大囊肿(12x8.0x7.0cm),囊肿周壁与第一、二肝门紧贴(此种情况外科手术多无法切除整个病灶因而造成易复发)。一般囊肿采取介入治疗,即在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注入无水乙醇使囊肿缩小或闭合达到痊愈。但冯某系先天性胆管囊肿, 囊肿与胆管相通,若介入治疗,囊液抽不尽,注入的无水乙醇还将进入正常胆道,导致正常胆道损伤、狭窄及梗阻等后遗症,故不能按常规进行介入治疗。
    眼看患者这一线希望也要化为泡影。为解除患者痛苦,彩超室和介入医师反复会诊,共同想办法。分析认为先天性胆管囊肿不可采取介入治疗,主要是因为囊肿与正常胆管相通。但冯某为手术切除后复发也许有例外。这个假想经过彩超仔细检查初步证实,囊肿与胆管不相通,抽出为非胆汁较清亮的淡黄色液体,注入碘油行囊肿X线造影进一步确认囊肿为孤立性囊腔后,病人进行了B超引导介入治疗。
冯某三个月后在当地医院复查,囊肿缩小90%(3.0cmx2.0cmx2.0cm),患者现对生活充满信心,新修了住房。半年后来我院复查病情,囊肿缩小率与当地医院所见相同,且无胆道损伤情况,病人赠送了一面锦旗以表达内心感谢。
我院B超室精湛的技术不仅在院内有口皆碑,还名声远播,令同行折服。(院党办)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