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首届四川省肿瘤医院直播外科周隆重开幕,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外科学术盛宴。韩泳涛教授领衔的胸外科一病区团队(彭林教授、方强教授、肖文光教授)以食管癌微创外科及食管癌综合治疗为特色,带来了一场外科手术饕餮盛宴,包括最新治疗模式的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微创食管癌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国际标准治疗模式的新辅助放化疗后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消化道重建难度较大的食管癌合并胃巨大间质瘤,以及在全国首次转播的高难度食管癌消化道重建手术“胸腹腔镜联合下结肠代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胸中段鳞癌合并早期胃癌)。精彩绝伦的手术直播,引得国内胸外科、食管外科同行纷纷点赞。 韩泳涛教授展示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后食管癌微创手术,运用了局部晚期食管癌最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患者经过新辅助治疗后,病灶明显退缩,为手术根治切除创造了条件。随着治疗模式的不断更新和药物的研发,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领域异军突起,已成为治疗热点及前沿。作为国际上较早开展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中心,紧跟国际治疗新模式的发展,不断探索能够给患者带来获益的治疗方式。
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现行的国内外(NCCN和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式是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的目的不仅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R0(切缘无癌细胞,完整切除)切除率、消除微转移灶,更重要的是为患者总生存带来获益。彭林教授连续完成3台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治疗前临床评估肿瘤外侵明显,均为不可切除,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都有一定程度的退缩,为手术R0切除创造了机会,我院放疗科李涛主任和王奇峰主任做的两台术前同步放化疗病人,肿瘤从受侵的主动脉,心包,肺静脉等退缩较明显,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为手术根治创造了条件,我院多学科治疗团队MDT开展的工作,国际领先。还有1台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病人从浙江省慕名而来,在当地地区医院做了术前同步放化疗,肿瘤稍退缩,彭林医生在胸腹腔镜下切除了受侵的奇静脉弓、部分奇静脉、胸导管和长约10cm的主动脉外膜,术中1支食管营养动脉出血缩回主动脉弓,彭林主任从容不迫的采取压迫止血,先游离完肿瘤和清扫淋巴结,最后在我院麻醉科罗江辉副主任医师高超的麻醉技术(主动脉主动降压)配合下,腔镜下一次性成功行主动脉弓破口缝合止血,术中出血约200ml。
值得一提的是,韩泳涛教授和方强教授共同完成的胸腹腔镜联合下结肠代食管癌根治术系国内胸外科同行首次对该术式进行的手术直播。由于该患者为食管胸中段鳞癌合并早期胃癌,在手术方式和设计上采用食管外科领域“高难度、大工程”的结肠代食管,诸多胸外科同行在该术式望而却步。在韩泳涛教授的带领下,我中心已完成各类结肠代食管癌根治手术300余例,处于国内领先行列。综合该次手术演示直播周,进一步展示了我院在复杂食管癌和多源癌治疗上的造诣。 韩泳涛教授团队的食管微创手术比例已超过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参与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成果更是被NCCN食管癌指南作为最高级别证据引用。同时,作为副组长参编2020版,2019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参与制订《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等。在本次手术直播中,韩泳涛教授团队针对所有手术的技术细节、操作技巧等对全国同行进行了耐心讲解与指导。更重要的是,在长期规范化治疗的理念下,团队成员已达到较好的诊疗同质化,尤其在淋巴结清扫的规范化方面,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和赞许。本次手术患者术程均顺利,术后第一日全部从重症医学科转回普通病房。韩泳涛教授团队将患者术中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情况,术中喉返神经保护和术后患者声音情况结合,在全国最大的食管癌学术交流群与同行进行了汇报和分享。本次直播,不但展现出领先全国的精湛食管癌微创手术技术,更是体现出我院作为中国重要食管癌诊疗中心之一的多学科诊疗水平以及对先进技术和更高医疗质量不懈探索、勇攀珠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