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国际HPV知晓日
谈子宫颈癌的防治
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暨阴道镜宫颈病变学组
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防治知识,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在2017年世界HPV大会上宣布: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3月4日定为“国际HPV知晓日(HPV Awareness Day)”,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HPV的预防和抗击行动。2022年3月4日,即将迎来第五个国际HPV知晓日。而子宫颈癌是HPV感染相关的最严重疾病。
“每两分钟就有一位妇女死于子宫颈癌……,每一位都是悲剧,但是我们可以预防!”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曾对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进行强烈呼吁。
子宫颈癌仍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导致子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2018年WHO发布了消除子宫颈癌的行动呼吁,并于2020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2030年达到“90-70-90”的目标,即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至少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一次高效的子宫颈癌筛查,90%确诊子宫颈病变的妇女得到合理的治疗和管理。通过三级预防措施,即实施疫苗接种-正规的筛查-子宫颈病变治疗,达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的。“消除”的定义为通过防治措施达到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每年4/10万人,使这一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下降到罕见疾病的发生率。
HPV疫苗的问世,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这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生命的、可怕的恶性肿瘤。HPV疫苗在我国上市已近6年时间,接种的女性越来越多,大家对子宫颈癌的防治也十分感兴趣,单纯接种HPV疫苗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完全解决子宫颈癌的问题呢?当然不是!因此,我们需要强调子宫颈癌防治的重要性。那么要防治它,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子宫颈癌,以及它的病因是什么?
什么是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可以向周围组织、器官直接扩散或/和发生远处转移,如肺转移、肝转移等。它是全世界女性中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近年来其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它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0万以上的妇女患上子宫颈癌,近5万妇女死于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病因是什么?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子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主要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至今已发现200多种不同类型的HPV,并根据其有无致癌性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高危型HPV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其中HPV16、18与70%以上的子宫颈癌相关。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一次感染或接触HPV,但并不是所有感染的人都会患子宫颈癌。HPV感染是具有自限性的,也就是说像感冒一样是可能自行恢复的。90%以上的HPV感染可在2年内被身体自然清除,因此,绝大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感染;只有少部分人会呈持续感染状态,这种情况下发展成子宫颈癌前病变或子宫颈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但从感染高危型HPV到子宫颈癌也并非一朝一夕,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几年至十几年的时间,这也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和足够长的时间去阻止子宫颈癌的发生。
子宫颈癌的防治

子宫颈癌病因明确,有预防性疫苗和成熟的筛查方法,对于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也有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因此,只要选对了方法,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但并不是简单的做彩超检查。作为专业的妇科肿瘤医师,我们建议的子宫颈癌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

二、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全世界第一种针对肿瘤的疫苗。因为性传播是HP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所以HPV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开始有性行为之前,WHO推荐的年龄是9-13岁。但已有性行为的妇女也适合接种,只是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打一定的折扣。目前已有多种HPV疫苗被批准正式上市,二价、四价HPV疫苗用于9-45岁女性的接种,九价HPV疫苗用于16-26岁女性的接种。《HPV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意见: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特别是17岁之前接种效果更好;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也推荐接种HPV疫苗。因此,年龄是最主要考虑的因素。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已经上市的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不是治疗性疫苗,对于已有的HPV感染没有治疗作用,但是可以预防后续可能出现的HPV感染。另外,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所以目前的观点是,怀孕和哺乳期间不建议接种疫苗。
三、定期体检
不时会遇到部分女性朋友比较抵触接受子宫颈癌筛查,她们认为:这些检查只是看有或没有子宫颈癌,并不能让她不患上这个病,所以认为筛查也没什么作用,她还不如不做检查、不知道的好!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的筛查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如在癌前病变状态(就是即将发展为子宫颈癌、但还不是癌的状态)或子宫颈癌的很早期阶段,从而可以及时进行治疗,用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如果等到过了很长时间或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再来就诊,往往已是子宫颈癌中晚期,治疗费用高、创伤大、副反应多、且治疗效果也远远不如早期病变。因此,定期体检这一环节不容忽视!

子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主要有醋酸染色检查及复方碘染色检查、巴氏涂片、HPV检测、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确诊方法是宫颈活检。做为初筛方法,从敏感性和特异性角度出发,我们推荐首选HPV检测联合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这也是目前最佳的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但缺点是检查费用相对较高。美国推荐对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开始进行筛查,21~29岁每3年进行一次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30~65岁每5年进行HPV检测联合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推荐)或每3年进行一次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选),>65岁女性如既往多次筛查阴性,无需继续筛查。鉴于我国目前子宫颈癌发病年龄的特点,目前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
四、接种HPV疫苗后是不是就能一劳永逸了呢?

答案是不能。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95%以上的HPV16、18感染,但与子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HPV有13种亚型,而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只是针对其中几个主要的HPV亚型,如HPV16、18等(HPV16、18与大约70%的子宫颈癌相关),也就是说目前的HPV疫苗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高危型HPV,有少数子宫颈癌是与疫苗以外的其他HPV亚型相关,并且存在少数子宫颈癌与HPV感染无关,所以接种过HPV疫苗的妇女仍需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为了最大程度的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建议女性朋友们要将以上几点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子宫颈癌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接种疫苗、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全面预防以致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