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通过人机合一,大幅度提升微创手术的整体水平,能够给患者提供更精准解剖、更小创伤、更快恢复的外科治疗。在食管癌手术中,外科医生借助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小切口将机器人3个手臂和1部摄像机伸进患者体内。机械臂可以进入手伸不进的狭小空间,能够快捷地完成分离、切除病变等操作,从而更轻松、彻底地清扫包括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在内的胸腔上、中、下纵隔淋巴结,大大提升手术精准度和提高患者预后。而操作这些手臂和摄像机的是经过严格训练且非常有经验的胸外科医生。目前,四川省能够开展此技术的三甲医院屈指可数。

学科带头人韩泳涛教授及团队手术的本例食管癌患者为中年男性,在术前经过现阶段最前沿新辅助治疗模式,完成了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食管癌病灶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区域转移淋巴结达到了部分缓解的良好疗效。韩泳涛教授及病区主任彭林教授组织术前讨论时,认为患者双侧喉返神经链周围仍有转移淋巴结的融合改变,为了让手术更为彻底,同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降到最低,决定为该患者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韩泳涛团队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成功将患者食管癌切除,仔细游离出双侧喉返神经,对神经周围的淋巴结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同时清扫了上、中、下纵隔各站淋巴结。达芬奇机器人在清扫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时优势尤为明显,因该区域空间狭小,既往的腔镜手术完成复杂动作和精细操作时容易受限。而随着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使用,结合3D立体成像,更加放大和清晰的解剖视野,使得手术的精准度明显提高。

双侧喉返神经胸腔部分
(Fujimoto D et al. Updates Surg 73, 587–595, 2021)
韩泳涛教授指出,与传统食管癌微创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可以借助7个关节的机械臂“手”,达到甚至超过医生的关节灵活性;结合3D成像,十倍放大的立体高清视野摄像头之“眼”,手术视野比普通腔镜更广阔。“手”、“眼”相结合,借助手术助手调换高精度机器人外科器械和术中的配合,帮助外科医生实现更为稳定、精准、全方位操作。由于其先进的光学系统,可使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间的“微解剖”界限更加清晰,最大程度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对病变组织周围正常神经及血管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四川省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手术治疗仍是食管癌根治的基石。食管癌手术向来是我院胸外科的优势项目,在韩泳涛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结肠代食管、空肠代食管等复杂手术,同时主研、参研了多项食管癌综合治疗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国内同行广泛认可。每年多次与日本、欧美同行进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学术交流。
随着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手术的常态化开展,我院胸外科中心食管外科亚专业在秉承疑难、复杂食管癌治疗的传统特色基础上,已形成食管癌多学科诊治、胸腹腔镜微创食管癌手术、机器人食管外科于一体的全程管理诊疗照护模式,并以机器人微创食管外科为创新点,进一步提升微创外科及精准诊治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