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肿瘤医院早在2012年就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从此拉开了四川省基层癌痛规范化诊疗推广帷幕,该项目旨在促进四川省21市(州)各级医院癌痛规范化诊疗及管理水平,帮助及指导肿瘤专科医生及护士将相关的规范、指南、共识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四川省肿瘤医院专家走基层,肿瘤内科中心姚文秀主任、文彦护士长申请的癌痛相关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及文彦护士长申请的四川省卫健委适宜技术项目—《癌痛多学科治疗及全程管理的推广应用》、四川省抗癌协会疼痛学专委会姚文秀主委团队和强基层、助规范癌痛星火计划项目等的推广,截至2018年12月底,该项目完成全省县级及以上医院全覆盖癌痛专题培训与指导。2019-2022年该项目还在继续向下辐射,比如医联体单位、私立医院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
随着近10年癌痛规范化诊疗及全程管理的推广应用,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和NCCN成人癌痛指南已逐步被省内各级医护人员所掌握,目前80%~90%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仍有10%~20%的难治性疼痛还难以控制。难治性癌痛目前在国际上诊断与评估都无统一标准、无明确诊疗流程,且治疗效果不佳,让患者痛不欲生,专科医生束手无策,当然也是我国、我省癌痛治疗的一个“软肋”。对此,我国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明确了难治性癌痛的定义,难治性癌痛是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或出现不可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
2022年4月2日上午11时,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魏阳主任医师、文彦护士长、赵静怡护士和文静护士成功完成首例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技术(PCIA)的开展。该患者是一位59岁的熊先生,确诊肺癌肝、骨转移,酒精肝肝移植后,癌性疼痛入院,入院前院外经过长期曲马多治疗无效、改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仍无效,本次入院后调整为羟考酮+辅助镇静治疗效果仍不满意;经综合评估将其纳入难治性癌痛管理,4月2日11时采用PCIA镇痛技术前患者自诉疼痛数字评分(NRS)7-8分痛,用药后5分钟NRS:4分痛,15分钟NRS:3分痛;30分钟NRS:0分,后续持续处于舒适状态偶有疼痛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该患者使用镇痛泵止痛治疗期间,在医疗团队姚文秀主任、周进主任、魏阳医生和护理团队文彦护士长、赵静怡护士、文静护士的全程参与下实施,共同对患者行药物滴定,配置镇痛泵、调整设置参数,安装使用PCIA技术及全程管理。患者在安装泵后半小时即达到了满意的镇痛效果,随后下床自由走动,24h后患者及家属均表示非常满意,4月3日患者乐观的接受含铂双药化疗,4月4日出现化疗相关性呕吐,但自诉较前几次化疗舒服的多、无呕吐引起的牵扯痛,感觉PCIA非常好,这项技术在肿瘤内科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患者后期生存质量,就如同患者家属所言,也给一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丝丝安慰。相信肿瘤内科自控静脉镇痛泵技术(PCIA)的开展,能够更好的为癌痛患者服务。
常常有人会问,癌痛到底有多痛?
▲ 几天几夜痛的合不上眼的,咬牙撑到天明;
▲ 只能保持一个姿势,连续几个月每天只能坐着打个盹;
▲ 不能正常穿衣服,任何刺激都会痛的冒冷汗;
▲ 忍受不了自残自杀,一心想求死解脱;
总之,你能想象到最痛是什么样子,有些人就正在经历着那种样子,对他们来说,好好吃顿饭,舒服睡个觉都是一种奢望,更别说其他的正常生活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难治性癌痛?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
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4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 ;
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单纯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难治性癌痛如何治疗?
面对癌痛治疗的难题,积极开展介入治疗是关键。各种指南、共识和诊疗规范常推荐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技术,PCA泵分四类:自控静脉镇痛(PCIA)、自控皮下镇痛(PCSA)、自控硬膜外间歇镇痛(PCEA)和外周神经PCA(PCNA)。PCIA技术是一种经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身体情况,通过疼痛综合评定,精确滴定,预先设置静脉镇痛药物的剂量,再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该技术适用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爆发痛次数频繁的癌痛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癌痛患者以及临终患者的镇痛治疗。PCIA技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镇痛效率高,方便可控,对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医学,是一个有温度的专业;医生,需要带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去面对将生命相托的患者。既要有发自内心的关怀,也要有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身心得以疗护,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在中国,“癌痛规范化诊疗”的步伐走得越发有力,“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包括对每次就诊的癌症患者进行疼痛筛查和癌痛评估;选择适合的个体化滴定方案;确定适合的药物及剂量;不仅关注中重度基础癌痛的治疗,同时也要对爆发痛进行充分的管理;坚持患者教育和居家癌痛患者随访等。“让更多癌痛患者消除疼痛是我们川肿人的责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加入到这项工作中,帮助癌痛患者认识疼痛、缓解疼痛,享受无痛人生。
难治性癌痛发生原因复杂、个体化差异大,这需要针对癌痛进行规范化治疗。对于深受疼痛困扰的癌症病人来说,在临床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即使是难治性癌痛也是可防可治的!难治性癌痛的患者,一定要接受规范的疼痛治疗!让自己步入正常生活!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和肿瘤内科二病区的医护团队,竭诚为有需要的难治性癌痛患者服务。
地点:四川省肿瘤医院三住院部六楼
电话:028-85420847(病区)
此技术的成功开展,感谢医院领导班子及药学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