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因早期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加之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约75%的患者在就诊时已为临床晚期,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仅30%左右。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含铂化疗,以及后续的维持治疗。免疫治疗可谓是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主要的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妇科肿瘤领域展现了一定的疗效和新的突破,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肿瘤疫苗。
肿瘤细胞异常表达的唾液酸聚糖能够掩蔽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表位,并通过结合免疫细胞上的Siglecs诱导抑制性免疫微环境。而肿瘤细胞表面异常的唾液酸聚糖正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障碍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妇科肿瘤学张国楠教授/黄建鸣研究员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揭示了卵巢癌细胞表面肿瘤抗原Gal/GalNAc表位特征,发现去唾液酸化的全细胞肿瘤疫苗能有效触发抗肿瘤免疫应答。并于2022年10月31日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JCR/Q1,中科院2区,2022年IF=8.44)正式发表了题为“Whole-cell tumor vaccines desialylated to uncover tumor antigenic Gal/GalNAc epitopes elicit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两位评审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该研究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该研究通过去除卵巢癌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残基,发现了卵巢癌肿瘤抗原Gal/GalNAc表位特征,并制备了去唾液酸的全肿瘤细胞疫苗(DWCTVs)。DWCTVs能有效地触发抗肿瘤的免疫应答。相较于亲代全肿瘤细胞疫苗,DWCTVs能诱导DC细胞和T细胞的表型改变,使T细胞TCR的多样性改变,产生对亲代卵巢癌细胞更强的杀伤作用。小鼠实验显示,DWCTVs能够限制亲代卵巢癌细胞的成瘤性和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该研究具有临床前瞻意义,或将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团队介绍:
通讯作者:张国楠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之名医、天府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卫健委首批领军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中华医学会妇瘤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主委,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主委等。牵头/参与制定中国专家共识60余项。
共同通讯作者:黄建鸣研究员,四川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第一作者:黄建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在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国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