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科学防癌 名师践行——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暨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西南肿瘤影像高峰会议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名院践行”四川站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2-11-08   作者:    来源:影像党总支影像科党支部 谭洋     浏览量:


为促进肿瘤影像的早诊早治及精准医疗,加强肿瘤影像学术交流,推动医工融合创新,落实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2022年11月4日-11月6日 “科学防癌 名师践行”系列会议采取线下会议同步线上直播方式在四川成都会议厅隆重召开。大会由四部分组成: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协办的“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员会第四次学术年会”、“第五届西南肿瘤影像高峰会议”, 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联合主办,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名院践行”—四川站”, 会议邀请省内外影像领域众多专家、肿瘤影像专委会第二届委员候选人及影像医技护从业人员,名师汇聚一堂就常见肿瘤的增强扫描及影像学诊断进行学术传播和经验分享,围绕专业临床经验、医工融合发展、肿瘤影像前沿热点问题为听众呈现一场学术盛宴,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安全、更舒适和更精准的影像诊断方案。累计线上线下参会人次约20000+人次!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换届选举会议在第一届主任委员宋彬教授工作总结中拉开帷幕,他总结2018年至2021年协会推动的主要工作,展示协会组织基层下乡及学术会议(培训班)、论坛、巡讲及义诊等活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随后,举手表决通过第二届肿瘤影像组委会成立,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国辉教授为主任委员,选举产生候选主任委员为四川省肿瘤医院周鹏教授,选举共产生副主任委员6人(李真林、宁刚、蒲红、任静、舒健、伍兵),专委会常务委员27人(蔡春仙、陈天武、冯旭辉等)。接着第一届主任委员宋彬与第二届主任委员许国辉进行授牌交接仪式。最后,四川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张文彬在致辞中总结和感谢第一届委员会专家共同努力的工作,第二届主任委员许国辉对下年度专委会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计划进行了安排。

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影像专委会候选委员举手表决

四川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张文彬为主任委员许国辉颁发聘书

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影像专委会委员合影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西南肿瘤影像高峰会议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易群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她通过视频方式向会议发来祝贺,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落足于提升肿瘤影像诊疗水平服务患者健康、医工结合创新推动发展的理念,对加深国内肿瘤影像团队间合作交流的社会贡献传达了感谢。同时,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教授以线上视频方式对莅临的各位专家与医疗同仁表示真挚感谢和热烈欢迎,他强调了肿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化需要影像学精确指导,肿瘤影像分子技术快速发展及人工智能相结合,不仅起到诊断及评估作用,也参与到临床治疗中,表达了专家们的理念与成果能普及化、国际化的殷切期望,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四川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张文彬教授同样表示希望借由大会开展,围绕肿瘤的筛查与早诊、诊断与鉴别诊断,术前分析、术后随访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协会深入交流与合作,继续为四川抗癌医疗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彬教授总结协会前期工作的成果、难点、痛点,分享基层医院如何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国辉教授感谢第一届宋彬教授带领委员会成员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并表示将通过专题讲座、继续教育项目及科技下乡等方式推动四川省肿瘤影像诊疗技术的进步。

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易群教授致辞

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教授致辞

四川省抗癌协会秘书长张文彬教授致辞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宋彬教授致辞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许国辉教授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主委叶兆祥教授为“名院践行”-四川站大会致辞。他表示影像学是肿瘤防治路上的“先行军”,邀请全国最高水平的肿瘤影像专家分享其心得经验,引热点、解难题,构建精准影像诊断方案,实现医生增强检查对比剂规范应用化水平和临床诊断技能的提升,最大程度挥肿瘤影像在“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过程中的优势作用。“名院践行”会议执行主席周鹏教授致辞中表达了对诸位专家及同仁百忙之中参会的感谢,并简单介绍本次会议举办内容及意义,希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通过影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贯彻国家对癌症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贡献力量!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主委叶兆祥教授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周鹏教授致辞

大会特邀专家教授开展学术专题讲座。首先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彬教授分享了《2021年RSAN肝癌增强MRI诊断研究热点》,着重介绍新技术对肝细胞癌筛查、诊断、分期改良、生物学行为评估、预后评估等的不同影响。电子科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国辉教授讲解了《寻找肝癌供血动脉的思路》,强调了对肝癌供血动脉进行选择性的、全面充分的栓塞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减少减轻不良反应的关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伍兵教授讲解了《肝脏转移性肿瘤治疗后影像精准评估》,强调了诊疗过程中早期、精准、经济把控对肝脏肿瘤评价标准体系、实体瘤疗效评价方法的重要性。四川省人民医院蒲红教授带来了《肺结节MDT中影像科医生面临的挑战》,提出放射科医生应该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最新指南和诊疗思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宁刚教授分享了《与生长发育相关的肿瘤性疾病及影像诊断》,详细介绍颅咽管瘤、垂体肿瘤、儿童卵巢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

许国辉教授 《寻找肝癌供血动脉的思路》

伍兵教授 《肝脏转移性肿瘤治疗后影像精准评估》

蒲红教授 《肺结节MDT中影像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宁刚教授 《与生长发育相关的肿瘤性疾病及影像诊断》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员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西南肿瘤影像高峰会议中莅临各位专家对肿瘤影像的临床诊断、科研方向、医工结合三方面展开详尽讲解与点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伍兵教授站在临床角度引领同仁们思考影像科研方向,他提出影像科研需要全面服务临床、落地驱动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郭应坤教授团队与四川省肿瘤医院周鹏教授团队结合临床需求,分别分享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心肌、心血管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将研究成转化及服务临床,另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陈天武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就肝细胞肝癌微波消融后局部肿瘤进展危险因素CT与MRI进行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任静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蒲红教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彭涛教授、达州市中心医院许林教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蔡春仙教授、德阳市人民医院明兵教授齐聚一场共同探讨生殖系统肿瘤、内分泌器官肿瘤、肝癌、肺结节等影像诊断特点及难点进行探讨,总结常见肿瘤病变诊断要点,落足于更好服务临床诊疗决策。鉴于目前人工智能科技高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真林教授从医工融合与学科创新发展现状及关系方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舒健教授以人工智能在胆管癌中的应用为例,倡导同仁们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医学+”为契机,积极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伍兵教授 《面向临床需求的影像科研》

任静教授 《宫颈癌磁共振检查及诊断规范化专家共识—宫颈癌2018FIGO分期解读》

李真林教授 《医工融合助力学科创新发展》

蒲红教授 《胸腺占位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

郭应坤教授 《肿瘤化疗后心肌损伤的CMR评价研究进展》

周鹏教授 《心脏磁共振在肿瘤化疗相关心血管毒性诊疗中的应用》

彭涛教授 《前列腺和精囊腺间叶源性肿瘤》

明兵教授 《胰头区病变CT及MR诊断经验分享》

“名院践行”会议上,省内外的著名影像专家为我们带来肿瘤影像中临床应用与诊断的热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叶兆祥教授从多维度讲解影像学在肿瘤免疫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别阐述了影像学在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中、肿瘤免疫治疗评估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肿瘤免疫治疗评估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及重要地位。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谢传淼教授讲述提升CT增强检测水平对于肺结节诊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尤其是检查中对比剂使用的选择,同时进一步讲解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成像技术对肺结节早期检出及分类的优势,这将为肺癌筛查患者。另外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心明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刘玉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吕粟教授分别带来了胰腺肿瘤影像诊断、胃癌影像分期、MR脑肿瘤多模态检查临床应用。各专题学术讲座普及影像诊断及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同时推动临床诊断标准化、规范化,有助于肿瘤影像早诊早治及精准治疗。

从左向右依次为叶兆祥教授《影像学在肿瘤免疫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赵心明教授《胰腺实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思路》、谢传淼教授《CT、MRI增强检查,提高肺癌精准诊断》、刘玉林教授《胃癌影像T分期实践与进展》

吕粟教授 《MR脑肿瘤多模态检查的临床应用》

最后会议在大会主席周鹏教授进行点评、总结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本次学术大会各大医疗专家、同仁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学习了影像肿瘤诊断与应用。全国专家齐聚蓉城就肿瘤诊疗与技术应用展开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为省内外肿瘤影像医技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影响力与凝聚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和搭建我国肿瘤影像学科发展与桥梁,共同努力探索未来肿瘤影像学科发展之路,这也是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医疗实践的重要工作。相信,在医工交叉基础上,秉承患者为服务中心,技术改革创新为导向,我省癌症防治工作必将迈入新的里程,将创新医学影像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奠定良好基础,继续为我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和癌症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