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26日,由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承办的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第一届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在蓉顺利召开。根据疫情防控需求,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线上会议人数达4000人。
本次会议首先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院长致辞,表达了对本次大会顺利召开的热烈祝贺,拉开大会的帷幕。接下来大会主席李甘地教授致辞,也为会议顺利的召开带来祝贺和殷切期望。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我院病理科主任刘洋教授发言,强调要加强各学科的合作,共同发展进步,以求做出更精准的诊断。

林桐榆院长致辞

李甘地教授致辞

刘洋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甘地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章培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威亚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周也涵医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蹇顺海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旭丹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谢刚教授等专家授课,围绕不同疾病疑难点内容讲课,涉及内容广,知识丰富。


首先李甘地教授对滤泡性淋巴瘤诊断的新进展做了详细阐述,从病理形态学,分子特征以及预后都做了精彩的解析;并且强调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很重要,通常需要根据肿瘤独特的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点加以鉴别。章培教授对皮肤血管炎分类及组织病理进行介绍,从血管炎基本概念、血管炎的分类、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皮肤血管炎的活检、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解,指出要结合病理、临床以及辅助检查手段才能够准确地诊断皮肤血管炎。王威亚教授针对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小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做了详细阐述。陈豫教授带来了《符合临床需求的规范化检测》相关内容。黄林林教授分享了《血液病理学科建设分享》。
后半场学术会议,郑莹莹教授分享《肿瘤NGS院内检测质量规范化管理》相关内容。周也涵医师讲解了BRAF检测在实体瘤中的应用,从BRAF基因的分子特征、BRAF突变的检测意义以及检测方法三个方面详细的进行阐述,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BRAF检测。蹇顺海教授针对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由基本思路讲起,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讲解如何准确对该类肿瘤的免疫组化指标进行选择;同时通过病例分享加深理解。杨旭丹教授着眼于胃食管结合部疾病,结合病例及内镜所见,对移行区的确定,常见非肿瘤疾病的诊断,以及异型增生的判读做出详尽阐述。谢刚教授介绍治疗后的前列腺癌病理学形态变异,如何规范诊断,正确评估治疗反应,并提示可能的诊断陷阱。




此次大会的顺利举办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夯实了学员的病理学知识,加强了多学科的交流合作,参会人员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