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健康报】为肿瘤患者打造高水平口腔专科

发布日期:2023-08-22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为肿瘤患者打造高水平口腔专科

提起口腔科,大家就会想起“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在国内,很多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口腔科,但在肿瘤专科医院中设立口腔科的并不多。20多年前,四川省肿瘤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口腔科和口腔病房,发展至今,口腔医学的医院学科科技量值在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位居榜首。

□四川省肿瘤医院 李灵

众所周知,肿瘤领域的医学研究向来是引领医学科研方向的翘楚。对于一家肿瘤专科医院的口腔科来说,从建科之初,团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肿瘤患者诊治口腔疾病,会不会因为患者数量有限而使学科发展缓慢?我们该怎样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发展道路呢?

回顾四川省肿瘤医院口腔科20多年的发展史,确实多有不易。由于医院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患者不少来自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其健康状况、思想意识状态和经济能力都难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患者相比,因而辗转而来的疑难重症患者不在少数。为解除他们的病痛,单靠口腔科团队自己的力量显然不够。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向医院同行借力,向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的同事请教,结合疑难病例与他们沟通。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让众多受口腔病痛折磨的肿瘤患者“有处可预防,有处可医治”,也让整个团队开阔了视野,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临床诊治以患者为先

每天早上8时,四川省肿瘤医院口腔科的医生们就开始忙碌接诊一个又一个患者,并及时解除他们的口腔病痛。在这些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本院其他科室的转诊。

2016年,年轻藏族小伙泽仁(化名)因右上牙龈癌,切除了右上颌骨。术后两周,他来到了口腔科。他的鼻孔插着鼻饲管,右侧面部塌陷,说话不清。口腔科的医生为他制订了赝复体治疗计划。赝复体是一种由高分子材料制作的、模拟人体器官解剖形态和颜色,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后弥补肢体缺损和残疾的医疗产品。两周后,泽仁顺利戴上了赝复体,拔掉了鼻饲管,面部形态基本恢复,可以正常进食,并可发出清晰的语音。考虑到泽仁家在路途遥远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医生们又为他多做了一副赝复体带走,这让泽仁心里更踏实了。

今年,泽仁左上牙齿全部脱落,之前做的赝复体无法再使用,于是他在妻子的陪伴下又来到了口腔科。医护人员依据现在国际上先进的吸附义齿理念,为泽仁做了一副吸附性赝复体,泽仁和他的妻子都非常高兴。看着泽仁幸福的家庭,大家感到工作获得了最大的肯定。

赝复体治疗只是口腔科工作的一个缩影,针对我院的放疗患者、化疗患者、手术后颌骨缺损的患者,口腔科已建立了成熟的综合治疗理念和诊治规范。近10年来,口腔科不仅接诊了数千名肿瘤患者,也为大量的普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正因为肿瘤患者的病情复杂,身体基础状况远不及普通患者,更加锻炼了医生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诊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

近年来,团队与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肿瘤内科治疗中心密切合作,为放、化疗患者诊治口腔疾患。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则主要为中、晚期口腔癌患者进行功能性外科治疗,其中三、四级疑难手术占比大于94%,在个体化修复重建方面极具专业特色和优势。多项特色技术,使团队成为颇具特色的口腔医学专科。

科研引领临床发展

更多患者获得救治,临床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口腔团队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尤其是跨学科合作、多学科会诊,开阔了团队医生的眼界,拓展了大家的科研思路,让团队的研究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口腔这“方寸之地”,而是跨学科、跨医院、跨专业。

由医院领导班子“牵线搭桥”,团队先后与外院、外校、外地、外国的专家学者合作,获得了丰硕的临床和基础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有的已经用于临床,有的正在向临床转化,还有的仍在积极研发中。无论是哪一项,都能够在现在或将来使更多患者受益,也会让更多同行注意到肿瘤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问题。

以团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缺氧识别元件重塑靶向性的γδT细胞外泌体在口腔鳞癌药物递送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例,该项目团队制备了一种敏感肽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靶向分布于缺氧肿瘤微环境中,从而研发出一种可能用于临床的高效且安全的新型药物载体。

凭借众多研究产出,口腔团队在肿瘤专科医院凭借口腔肿瘤单一病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肿瘤专科医院全国第1名的优异成绩。近年来,科室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两篇被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评为“高被引论文”;科室多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等支持;口腔癌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以及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学科发展人才先行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为了让更多肿瘤患者的口腔问题得到救治,人才引进和培养始终是科室团队的重要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团队的医疗队伍人数和医护人员层次得到不断提升。未来,团队将肩负起培养针对肿瘤患者的专科口腔医学人才的重任,不仅教授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具有肿瘤综合治疗理念的口腔临床知识,更要让他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理念。

我院口腔科设立口腔专科门诊及口腔颌面外科病区,在学科带头人李超教授、王朝晖书记和王少新主任的努力下,如今已是人才济济,其中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高层次人才1人。科室还承担了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教学任务。

路漫漫而知所向,肿瘤专科医院的口腔医学虽发展速度并不迅猛,但只要我们明确方向,前进不止,必定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为患者提供优质而经济的医疗服务。

(李岳冰 整理)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