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患者服务 > 医保信息 > 正文

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报流程

发布日期:2017-07-24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一、 新农合跨省就医住院医疗费可在本院联网结算的条件

1.在省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或确诊后无治疗条件的疑难病症参合患者

2.在外务工、探亲(异地长期居住)或急诊的参合患者

3.按当地转诊规定办理省外就医转诊备案手续

二、 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西藏9个省份的参合人员经规范转诊至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可享受出院即时结报服务

三、 未按规定向参合地新农合管理部门报告备案和执行转诊的患者发生的跨省就医医疗费用不予直接结报。

四、 新农合跨省就医住院联网结报办理流程

患者办理住院前向参合地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跨省就医转诊,在外务工、探亲、急诊患者可电话联系办理

国家卫计委新农合医疗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短信通知办理进度

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开具住院证明

患者持身份证(或户口薄)、合作医疗证、入院证明、转诊单(或转诊短信通知)办理入院手续,联网登记,确保人证相符

患者在院接受治疗

治疗完毕,持出院证明书到结账处指定窗口办理出院

提供转院证明原件及患者身份证、参合证复印件

按参保地政策报销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只需结清自身应付部分费用

医院为患者提供结算单、住院明细等资料,留存发票原件,并垫付新农合报销费用

 

 

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名单、经办机构及报销政策可通过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查询(网址:www.xnh.org.cn),也可通过下载国家新农合app查询。

国家卫计委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联系电话:010-52328886

 

国家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问题解答

1:什么是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

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是指参合患者到参合省以外的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简称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时可在医院结算窗口直接结算,患者只需支付自付费用,新农合补偿费用由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

2: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有什么好处?

实施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患者只需支付个人自费部分即可出院,改变了参合患者需缴纳全部医疗费用然后再回参合地报销的结算方式,不仅少垫钱,还少跑腿。同时,经规范转诊后的新农合跨省就医患者还可适量减少部分住院押金,减轻参合患者就医负担。

3:哪些地区的参合患者可以享受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

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西藏等9个省份的参合人员经规范转诊至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可享受出院窗口即时结报服务。具体地区可通过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门户网站(http://www.xnh.org.cn)或扫描页尾二维码实时查询。

4:哪些参合患者可以申请办理新农合跨省就医转诊手续?

以下两类参合患者可按参合地分级诊疗相关规定申请办理新农合跨省就医转诊手续:

(1)在省内医疗机构无法确诊,或确诊后无治疗条件的疑难病症患者。

(2)在外务工、探亲(异地长期居住)或急症的参合患者。

5在外务工、探亲(异地长期居住)的参合患者因病需在居住地住院的,如何办理转诊手续?

在外务工、探亲(异地长期居住)的参合患者,如需在居住地住院,应由本人或家属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参合地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转诊手续;未在入院前办理转诊的以及异地急诊的参合患者,可自入院后五个工作日内补办转诊手续。

转诊办理成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将通过短信通知结果,患者持短信中的转诊单号和身份证办理入院手续。

6:参合患者办理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住院手续时应携带哪些材料?

参合患者在办理入院登记时应主动向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出示:合作医疗证/卡(居民健康卡)、身份证(或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住院证明、转诊单(或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管理中心的短信通知)。

7: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时,所有就医费用都可被纳入报销范围吗?

不是所有就医费用都报销,以下费用不纳入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范围:

(1)门诊就诊费用;

(2)因第三方责任导致意外伤害的住院医疗费用;

(3)就医地基本医保(或新农合)不予报销的费用,或其他不合理费用。

8:在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如何计算新农合补偿费用?

参合患者在省外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结算,原则上参照就医地的药品和诊疗目录以及参合地的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计算报销费用。具体报销政策可咨询参合地经办机构,或通过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门户网站(http://www.xnh.org.cn)或扫描页尾二维码实时查询。

9: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应向新农合联网结报的患者提供哪些单据?

当患者出院结算时,跨省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窗口会为患者提供新农合跨省就医住院费用结算单和费用明细单,发票原件留存医院,由医院将其转交至患者参合地新农合经办机构。如患者需要,可为其提供发票复印件。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