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重症医学科的“核武器”—— 一指明,一指即明了。
在ICU这种特殊的科室,收治的绝大部分都是行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了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ICU护士集思广益 ,发明了一种图文沟通表 “一指明”,临床实践证明"一指明"的威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盖世神功“一指禅”
"一指明"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患者的生理需求。患者由于口中含根"管子",无法言语,就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都不能正常表达,长期只能"咿咿呀呀",甚至用狂躁暴动来表达自己的强烈需求,这是大多数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我们,为了避免患者这种"损人又不利己"的行为,"一指明"从患者生理需求角度给予文字提示,包括:疼痛、口渴、翻身、尿管不适、等。患者可以通过“一指明”指出自己的不适或者需求,护士通过患者的反馈,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以便做出适宜的护理诊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一指明 ”帮助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需求,了解情况后积极的处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苦痛,同时也避免了患者烦躁的情绪,大大降低了术后患者因为躁动而发生出血的 危险性。
二是患者的心理需求。常言道,再远的距离也无法阻止我去想你,再深的伤痛也比不过骨肉分离。思念是一种病,也是一种情感,情感得不到释放,人是会崩溃的,在ICU常见一种患者,他们既不躁动,也不拒绝治疗,他们只是全身无力,只有在寂寞的夜里独自落泪,口里的"管子"是他和我们最大的障碍,他无法告诉我们他只是想见家人了。患者的泪水刺痛了我们柔弱的心灵,针对这一类患者,"一指明"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文字提示 ,包括 : 想见家人、需要家人陪伴、想听音乐、想见爱人等。护士通过患者的反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了解后,积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此举不仅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同时,让 患者身心舒适,大大增加了抗病的信心。
除此之外,在ICU 住院的患者不乏一些不懂汉语的藏族同胞 ,针对这部分患者 ,ICU 特制了藏语版的"一指明",与众不同的是,为了和少数名族同胞有更多的语言沟通,藏语版的"一指明"是根据藏文的发音以汉语文字表示的,护士常因自己奇怪的发音,弄得自己哈哈大笑,患者也笑了,和谐来得就是这么简单。
ICU 护士们做出的小小举措,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科室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医患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家属的一致好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ICU亲自尝尝"一指禅"的威力。
作者:重症医学科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