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随笔/故事 > 正文

给梦想多一点声音

发布日期:2015-10-09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掩上刘戈、王文等著的《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有关“中国梦”的书籍,但它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预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痛贬时弊的酣畅淋漓,感受了忧国忧民的浓情宣泄,也体验了畅想未来的无限喜悦。

   自党的十八大结束以来,“中国梦”迅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热门搜索词。对于中国梦,每个国人,每个大洋彼岸的国际友人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于我而言,中国梦内涵丰富,上至民族振兴梦,下达百姓普通梦,或大或小,或难或易,其离不开一个核心部分--中国声音。因为,中国梦不仅是想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同样是需要说出来的。

    试想,2008年美国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大家开始惊呼美国梦的虚幻与终结,但在国际舆论的主流上仍然视美国为“希望”;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亿万民众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全民安居乐业,但是大量对中国梦的困惑、疑虑、嘲讽的声音却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我们还缺乏有力的中国声音,还缺少支持中国的声音。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学会中国梦的全面表达,即增加恰当、可信的民意表达,让更多的人来诠释和展现中国梦。

    首先,我们需要舆论自信。相对于西方民意的表达,中国民意表达的真实性、代表性经常受到质疑,并多被错误地冠以“政府压力”的名义。实际上,中国的舆论,不一定只有官方来说,而是应该走全民化、走国际化道路,对于什么是中国梦,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社会应该创造更多的平台及条件让民众自己来说。虽然崛起的中国目前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显而易见的弊端下沉默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只有让民众充分地表达自卑与自信的情绪,让国际舞台聆听到国人的声音,这种“中国梦”才有真实的力量,才会让世界更立体化地观察和认识中国。

    其次,我们需要舆论革新。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可行的、最契合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而网络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平台。中国社会可以尝试在外交上、在对外社会交往方面充分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观点,久而久之,国际社会就不再忽视中国的声音,不会无视中国人的情感,更不会漠视不断丰富多彩的中国梦存在。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应尽可能消减网络负面信息扩大效应,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的真实、准确地传播和导向,扭转网络上一切无理由谩骂、虚假煽动等不良互联网氛围,从而给中国梦,给全民表达一个自由、纯净的环境。

    最后,我们需要舆论融合。为了更有利于民意表达的创新,创建多元的全民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社会可以打造一个聚合个人、社会团体、研究机构、政府官员在内的多元表达方式,倡导更多的学者、人大代表、各级官员,甚至各行各业的成功精英说话,鼓励他们用最鲜活的话语和最典型的案例来讲诉中国梦。另外,舆论融合还可以在另一个层面展现中国社会的言论自由和开放包容,有益于国家体制不断地得以修正和完善,而这个进程恰恰是酝酿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梦想如果不能照进现实,那么梦想就是空想。”在现实里,声音传达梦想,梦想重塑现实!给梦想多一点声音!给梦想多一点时间!然后,中国梦,已然不是梦。(食管腹部放疗病区  张含凤)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