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四川省肿瘤医院伤口护理小组之延续护理
引言:安大爷是四川省肿瘤医院伤口门诊一位极其普通的病员,可是他的年龄、他的执拗性格、还有他因病出现的社会角色钝化,以及他对医护人员产生的严重依赖思想,无不引发我对他的关注。
那是不经意的一个电话,本是对安大爷后续生活的一丝怜悯、一丝挂欠、一丝关心,可却扰乱了我的心,因为电话那头安大爷的老伴颤巍巍地告诉我,安大爷因做造口还纳后一直大便不节制、营养吸收有限、体力不支、少有下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当然知道长期卧床带来的恶果——肺部并发症、压疮、肌萎缩、SDS(害羞拖拉者综合征)……一个86岁的高龄老人怎能经得起这些折腾。想当初安大爷在门诊换药期间跟我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我心头回荡……
于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我邀约着我们伤口护理小组组长田仁娣老师、吴艳丽老师,带着12个红苹果(寓意:月月平平安安)还有奶制品走进了安大爷的小区。这是一个坐落在成都市高升桥南路的小区,院落里干净整洁。杜鹃、迎春、铁杆海棠姹紫嫣红、争奇斗妍,还不时传出清脆的鸟鸣。在安大爷老伴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居二层一个三居室的家,房间没有开灯,可安大爷得知我们要来他家的消息,已早早换好整洁的衣服、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候着。见到他,我热泪不自觉地在眼眶里打转:“安大爷,我带着我们领导来看您了,您可还好?有没有偷懒不下床呀?要是不下床我可饶不了您哦!”“那是,那是,我尽力而为!”安大爷声音洪亮,跟没了病似的。接下来我们对安大爷的生活近况做了详实地了解,然后给他做了胃肠调理、营养、运动等康复计划,还热情地邀请他做我院康复会会员,让他走进社会,忘病生活,发挥自己的余热。安大爷和他的老伴激动万分,几度哽噎,连口称好!我想这样的延续护理,阳光活动一定能让安大爷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带着坚强的精神支柱走过今天、明天、还有未来的日子……“安大爷,您好好活着,明年的今天我们又来看您,后年的今天我们还来看您,直到五年……十年……二十年……最后,我们跟安大爷和他的老伴一起合影留念,幸福定格在那一瞬间,多么希望每年的今天都能见着他,跟他留一张这样的照片啊!

回来的路上我走得很沉重。我想:伤口护理小组虽然面临的仅仅是一个个伤口病人,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远远不只是一个个单纯的伤口。如何做好病人的全面关注,做更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是给患者便利,还患者健康的最值得思考,最有价值去做的一件事!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愿我们的扩展护理走入社区做得更多更好更精彩!(院伤口护理小组: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