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川肿星锐】刘丽:她是医师也是教师,她是患者“定心丸” ,她是师生“协调剂”

发布日期:2025-01-06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她是患者“定心丸”

她是师生“协调剂”

她是团队“强心针”

刘丽在临床为肿瘤患者精心治疗

用胆识和能力搭起川肿教学的地基

用真诚赢得师生共同信任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随着放疗技术和川肿的发展,放疗科专业分工也更加细化,分成了头颈部、胸部、腹部等多个病区。刘丽个人最擅长的是胸部恶性肿瘤的诊治,尤其是肺癌和食管癌

对于放疗科医生而言,技术的更新迭代是头等大事。跟很多同行一样,刘丽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照射肿瘤的同时,正常组织能够达到“零伤害”。但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射线穿透身体,就一定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产生影响,区别在于辐射剂量的高与低、伤害的大与小、并发症是近期出现还是远期效应等等。所以从二维时代、三维时代,再到现在的调强治疗和质子加速器时代,刘丽始终致力于集中所有力量打击肿瘤,同时把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降到最低。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带去利好。

作为放疗科医师,刘丽和她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肺癌和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不但要让患者“活下来”,还要“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通常情况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治顺序为,先做新辅助治疗,然后由外科医生根据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判断是否做手术。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不一定非要手术,可以采取主动监测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影响总生存率。

而刘丽和团队现在尝试做的事,就是如何能在新辅助放化疗后精准的评价患者是否达到了病理完全缓解。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突破,将有不少患者可以在前期避免手术

为了推动治疗方案的改革,团队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计划:

第一步,先在科室内制定初步方案并实施研究;

第二步,有了前期获得肯定的效果和经验后推广到整个医院;

第三步,获得肯定的结果后将研究从单中心推广到全国多个肿瘤中心。

如果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一致的,疗效是确定的,就可以推动更大范围的改革。没有学生的支撑,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很难进步。在当时的教育培训部筹建之初,正需要既有临床经验,又了解教学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刘丽坦言,她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喜欢校园单纯安静的氛围,跟学生在一起可以汲取到年轻人积极阳光的力量。于是,她决定尝试一下!

自兼任教育处处长以来,刘丽狠抓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肿瘤专科高素质人才。

着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临床实践;以党建带团建,促进职工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搭建起思想交流与专业互助的桥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文娱活动,定期召开师生沟通交流会,收集学生对医院教育、教学的相关意见。

坚持以临床为本,多途径、多环节夯实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以科研为翼,组织医工交叉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医工交叉科研项目和国际学术会议。川肿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olecular Cancer(IF=41.4)、IJS(IF=12.5)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名学生获评电子科技大学“学术青苗”及省级优秀毕业生。

支持学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乡村等场所,开展讲座、义诊、健康咨询等科普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志愿者急救培训,为志愿者传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

历经数年,川肿研究生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明显提升(2024年通过率100%);川肿成功新增了6个国家级住培基地和3个省级规培基地,基本实现了专业全覆盖;硕、博导人数增长10余倍,招生专业基本实现全覆盖,招生量增长近10倍

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川肿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强有力的教学和管理团队,不断为患者、为学生、为医院带去利好;而她也在团队的帮助下,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门诊三级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武侯院区)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