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一场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了中华大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4日,四川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并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四川省肿瘤医院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川省卫健委的统一安排,医院全面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影像诊治部按照医院总体安排,进行了区域流程设计、人流出入设计、消毒流程设计、公告指示内容讨论、防护演练等各项工作安排和落实。

在影像检查预约处对病人的体温进行测量和询问有无疫区接触史,常规病人进行预约检查,检查时根据病情尽量减少病人家属的陪伴,提高胶片和报告的打印签出速度,分散自助打印机安装位置,这一切都为了避免病人聚集,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交叉感染。
影像技术组完善了技术组交接班制度:每天机器的情况、发热病人的数量和接触情况都要汇总报告。
科室所有成员积极响应支援武汉的号召,纷纷报名上前线,踊跃报名参加义务献血,这一切的一切都记录着影像诊治部的责任与勇气。

为了解决临床急需,去年底开始筹备安装西门子3.0T、联影3.0T、联影1.5T三台新核磁共振。新机器投入使用后,不但可以极大缓解临床病人的需求,而且在肿瘤定量分析、颅脑神经成像、肿瘤代谢及分子影像技术等方面,为医院临床科研提供新的平台和技术,新机器的机房里专门布置了天空顶棚来缓解检查压力,设置了反光镜可以看到医生操作。春节期间,影像诊治部工程师朱芮圻一直陪同厂家装机调试。所有的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后,培训工作也有条不紊展开。影像诊治部全部技术人员轮流参加培训,发现问题,每个人随时咨询培训老师,不同部位的扫描方法、参数设置都尽快熟悉掌握。同时我们还排查隐患,整理机房和检查环境,为疫情结束病人大幅增长的时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台新装机核磁共振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开机试运行
CT室,承担着疫情发热病人的检查工作,专门安排了一台机器进行发热病人的检查,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防护服不够,我们买雨衣代替;护目镜不够,我们自己制作了简易面罩。每一个发热病人检查结束后,更换检查用品、进行终末消毒。为了提高效率,CT室和临床医生沟通发热病人的检查流程,缩短发热病人的报告审核时间,让发热病人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检查、第一时间拿到报告。科室指定了专门人员负责易感环境和病人等待区的定时消毒工作。按照医院统一安排,我们实行单向流通,CT检查室的入口更改为二住院部门口,为了方便就诊患者寻找,制作指示牌,数次实地了解病人可能走的路线,尽可能的做好指示工作,避免病人来回奔波、增大感染的风险。

当临床医生需要了解无法移动的危重病人的情况时,我们负责床旁X线摄片的同事们就会推上几吨重的床旁机,到病房里一一为患者进行摄片。因为和病人近距离接触,在各个科室来回奔波,如果防护不到位,极有可能成为“移动的感染源”,因此他们的防护工作就是重中之重,每次出床旁,防护措施必须全部做好,每一次检查结束后,利用随身携带酒精喷壶进行机器和全身的消毒工作,再进行下一个摄片。平常一层楼两三个病人,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时间往往会延长到一个多小时。
疫情阻拦不了医务人员守护生命,口罩挡住不了亲切的问候和笑脸。影像医学人与所有临床医务人员一道,势必携手打赢这场抗疫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