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第三届天府肿瘤国际论坛的盛大开幕,作为分论坛之一的“四川省抗癌协会第三次肿瘤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及肿瘤重症的整合治疗论坛”也于11月2日拉开帷幕。来自省内多家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围绕大家关心的热点及难点问题采取专题讲座和讨论结合的形式进行。
“肿瘤重症病人真的没有希望吗?”本次论坛主持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NICU主任谢筱琪教授以这样的询问开场。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熊冠泽教授为大家全新解读:肿瘤不等于绝症。将传统观念中的肿瘤重症患者分为四类进行专业性评估,评估患者并发的重症疾患通过治疗是否可逆,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持有过硬的技术,怀有一颗悲悯之心,重视人文关怀,强调与家属充分的沟通。现场围绕“重症医学与肿瘤重症的关系是什么,肿瘤重症病人的治疗终点又在哪儿?”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熊冠泽教授提到,治疗中的人文关怀及伦理问题都是我们所面临。做有温度的ICU,让医患之间有温度。注重治疗,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关怀。
西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福祥教授带来的《CAR-T治疗的重症相关并发症》专题,从肿瘤免疫治疗视角出发,阐述CAR-T治疗原理、CAR-T治疗在血液肿瘤的应用现状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讲述一例CAR-T治疗法成功救治并发严重炎症风暴的淋巴瘤患儿的体会。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急诊ICU主任周平教授带来的《肿瘤心脏急症》专题,以一例肺癌患者因化疗并发严重心脏急症开始,提示化疗也会引起躯体应激反应,导致心脏重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肿瘤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逐年攀升,心脏病是癌症幸存者的另一道坎,肿瘤患者的心脏急危重症处理,问题多于答案。现场的参会代表认为多学科联合诊治,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早期识别重症病人,预防急症的发生,综合管理病人,使重症患者得到早期的救治,有效提高存活率,降低住院费用。
我院危重医学中心护士长向明芳带来的《肿瘤重症的团队协作》,通过热情生动的讲解,阐明医护协作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人际关系或工作文化,而是在平等自主的条件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确定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床旁查房,有效协作,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指数。
最后,熊冠泽教授进行了总结到,本次论坛深入讨论了目前肿瘤重症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我们重症人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对推动肿瘤重症的规范化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重症医学科 赵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