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引导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深耕肿瘤防治沃土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17   作者:    来源:谢楠     浏览量:




近日,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STEM)排行榜公布,我院肿瘤科在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的排名稳步提升,位列全国第13名(较2019年上升一位),再次蝉联西南区首位!同时医院胸外科以第52名的成绩再次荣登全国医院学科百强榜(较2019年上升21位),位列四川省第2名。



医院科技量值是围绕医院科技活动全过程,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链条的综合测算值,是国家衡量医学科技进步的标尺,是医院衡量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量尺。此次四川省肿瘤医院在科技量值排行榜中的成绩,既是医院科技综合实力水平体现,也是医院引领区域肿瘤防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本年度,医院在提升区域肿瘤诊疗水平的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创建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是医院郎锦义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顺利结题。2021年5月,我院党委书记、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郎锦义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互联网+’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精准云放疗’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YFC0113100,立项经费1900万)项目高分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该项目历时近4年,成功研发了融合放射肿瘤学、医学信息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学科方法,实现远程画靶、远程质控、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功能,共享肿瘤放疗优质资源,建成了有效提升基层医院放疗能力的肿瘤放疗新型服务模式,已直接服务20万人次。同时,医院胸外科中心李强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人体呼出气体检测技术在肺癌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以及超声医学中心卢漫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磁性载药微泡介导可视化聚焦超声诊疗脑肿瘤的研究》项目均在顺利实施中。



二是多个科技成果获得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拟奖公示。2021年10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公示,四川省肿瘤医院郎锦义教授团队、程祝忠教授团队完成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PET 分子影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创新与应用》分别位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公示,同时肖洪涛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的《构建以个体化药物治疗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及应用示范》也作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拟奖项目公示。



三是首批18个省科技厅项目获得立项公示。近日,2022年度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计划项目公示,四川省肿瘤医院申报的18个项目获得立项公示,涵盖肿瘤临床治疗、肿瘤基础研究、肿瘤区域筛查、肿瘤研究国际合作、肿瘤科普等领域,总经费500余万元。该批项目的顺利开展,将持续提升医院科研能力建设,带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及青年医生等在内的人才梯队培养,为实现医院区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022年四川省科技厅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申报编号

项目名称

立项总经费

2022年立项经费

1

22ZDYF2820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自动剂量优化技术研究

20

20

2

22ZDYF1927

基于聚芳醚荧光编码微球构建的高通量液相芯片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20

20

3

22ZDYF0898

穿戴式超声膀胱容积智能检测系统

20

20

4

22ZDYF0775

全程化多维度肿瘤放射外科精准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80

80

5

22ZDYF1359

TKI-PET分子影像引导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的研究

20

20

6

22ZDYF1065

肿瘤干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20

20

7

22ZDYF0776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全病程营养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20

20

8

22SYSX0159

基于跨域大数据的医疗影像辅助诊疗平台研发

80

80

9

22SYSX0031

基于筋膜解剖的恶性肿瘤下颈锁骨上预防照射靶区(CTV)自动勾画

20

20

10

22QYCX0298

智能化食管癌术后院外管理“监测-预警-干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50

50

11

22QYCX0154

西藏地区上消化道癌筛查智能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

40

40

12

22GJHZ0082

在秘鲁开展基于触诊成像技术的乳腺肿瘤筛查的应用性研究

30

30

13

22RKX0372

基于负责任研究行为(RCR)教育的公立医院科研诚信教育模式研究与应用

5

5

14

22JCQN0057

双向启动子调控Rad51及其反向转录物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机制研究

20

20

15

22JCQN0055

lncRNA UCA1-miR-495通过keap1/Nrf2/GPX4信号网络调控细胞铁死亡对宫颈癌放疗敏感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20

20

16

22MZGC0168

基于人工智能实现CN0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策略制定的前瞻性研究

10

10

17

22RCYJ0001

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预测系统的研发

15

15

18

22KPZP0030

四川省十大高发癌症预防系列情景剧创作及推广

15

15


四是持续输送中青年学者赴海外长期进修学习。面临新冠疫情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双重影响,医院积极搭建出国(境)交流平台,同时鼓励中青年学者转变思路,多渠道申请出国(境)学习资源。本年度,依托医院成立中法放疗医师培训班继续派遣青年放疗医师赴法国进修学习,目前放射治疗中心贾洪源博士已获得中法班资助,于本月出发赴法国接收欧洲标准的住院医师培训。同时,今年还有麻醉医学中心谢飞、临床药学部彭睿、头颈外科中心彭珊、放射治疗中心王伊玲等青年学者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外部渠道资助在世界各地长期进修学习。

五是履行全省癌防中心职能带动提升基层癌症防控能力。医院作为全省的癌症防治中心,本年度继续以提升区域癌防工作为抓手,实施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项目“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 来自省、市、县、乡级(社区)医疗机构、各级疾控中心154家单位从事癌症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225名参加了此次培训。该培训出动四川省肿瘤医院专家90余名,旨在面向基层,服务百姓,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目标,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提高基层癌症筛查及早诊能力,促进适宜技术规范应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癌症筛查参与度,提升癌症早诊率,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



在医院创建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关键之年,川肿人以一系列的肿瘤防治成果为引领,精准定位、科学布局、整合资源、高效实施,为进一步提升区域肿瘤防治水平,创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不断奋进!

作者:谢楠

编辑:邱令璐

审核:吴建林 路顺






关闭

版权所有 :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