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由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办的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疗沙龙成功举办。此次会议采用多元互动的直播形式,多个三甲医院病理专家强强联袂主讲,为参会者打开肺癌病理诊断更广阔的视角。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刘洋教授、德阳市人民医院吴宁教授担任主席开场。首先四川肿瘤医院病理科郭鹏老师分享《非小细胞肺癌少见突变检测》,主要内容包括肺癌基因检测的不同检测平台之间的优势和局限性。郭鹏老师强调检测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和临床综合考虑后选择,还指出肺癌靶向治疗靶点不局限于常见的EGFR突变,还包括ALK,ROS1,BRAF,RET,MET以及NTRK罕见位点突变,随着越来越多罕见靶点的发现,肺癌患者能够获得更多靶向治疗机会。接着四川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魏阳教授讲解BRAF在肺癌治疗中的用药方案,BRAF突变时早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预后因子以及国际指南推荐的D+T一线优选治疗方案;同时指出一线使用D+T治疗Braf V600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单靶,化疗和IO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具有更多优越性。德阳市人民医院何小艳教授系统阐述了建立标准化分子病理检测实验室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包括实验室分区设置,通风要求,温湿度控制、交叉污染以及人员资质等)。
最后,刘洋主任和德阳市人民医院吴宁主任,绵竹市人民医院病理科邱瑞成主任,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何永亮主任以及在线嘉宾围绕分子检测平台的搭建,肺癌穿刺样本检测策略以及基层医院如何通过现有平台开展肺癌靶向治疗靶点检测展开热烈讨论。
区域联动,精准诊断,线上互动,参会人员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