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量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仍在从事繁重的调配任务,零售药店花高薪请来的执业药师大部分成一种"摆设",但你无法控制人们的想象力:"21世纪药物使用趋向于多元化,药师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并在卫生保健工作中处于中心位置。"
这可不应该是单纯的幻想,它的依据超越逻辑层面的充实而让你汗颜。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意外死亡人数中,有1/7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必须强调这个1/7无辜的生命很可能就是你我身边的朋友、亲戚--我期望沉重的突显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系来强调生命的珍贵,以说明药师职业的责任。
当然,你还不能以一种先见之明的轻松语调去总结,"医药发展史雄辩的证明,医与药偏废任何一方,人类都将受到惩罚。医师与药师的精细分工使医学与药学变得耳目闭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尽管上世纪60年代新英格兰Samuel Proger 在《药物治疗渗透的社会》一书中表达了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大量使用的忧虑,但显然Proger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此书出版后的数十年里,药物的使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医生面对发展惊人的处方药,以及患者不再满足于医生开什么药,就服什么药,更多的则是关心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多种药物长期或合并使用带来的不良后果时越来越尴尬。另外,一项统计表明,城市居民中44%的人开始进行自我药疗保健,如何合理的选用药物才能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理所当然地需要药师们的专业特长。
药师的责任与地位就是这样的"货真价实"。
够了,你或者可以大发脾气,药师的一大堆作用一定有比这些文字更精彩的描述,但现实中药师的生存体制却如此糟糕。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人没有看到这一新生职业的优越性,虽拿证在手,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工作任务及职责挂钩,即未被"重用",经济利益未能得到提高,相反每年还要自费参加学费昂贵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
平静下来,除了耐心等待政策体制改革对药师"责、权、利"的明确,难道还不能意识到以完成配方发药的工作为中心的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提高,长此以往,药师群体整体素质堪忧?
变革从来都是艰难的,哪怕移动一小步,但是伟大的推动力,无疑在药师群体自身的主动觉醒。
药师要创造条件更多的接触病人,解决病人药物治疗的问题,争取更多的参与病人用药,运用网络、远程药学等,为病人评价因特网、广告等有关药物信息的应用价值。给病人提供最大的利益。
药师虽然是最合适的替处方"把脉"的专业人员,只是在我国目前因若干因素,尚不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权力,但应在政策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与医生合作,参与开处方、监测和调整药物治疗方面等许多领域,不断显现出药师的非凡作用。
……
在任何比喻都蹩脚的前提下,借用一句古话"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自尊是获取他人尊重的前提。
为了人民健康,
勇敢的走向前台,中国药师。
-- 摘自《医药经济报》2003.8.20